阅读库 > 都市言情 > 朕才是宋世祖 > 第66章 咱也是小侯爷了

第66章 咱也是小侯爷了(2 / 2)

而且赵伯琦已经拉起了百余户为赵家做工的民户,不光这些百姓家的妇女会来工坊帮工赚工钱,到了如今入冬农闲时节,家里的男丁壮劳力也都有来做工。

而父亲已经就地升任了本县知县,又是宗室,知县家旁支亲戚的产业,自然也有更多人捧场,不用多久,嘉兴县也能被赵家经营得铁板一块吧。

大致了解了这边的情况后,赵子称对于嘉兴的事情也不太担心了。探亲结束,临走的时候,赵子称找个机会,问了父亲本地的其他人事情况。

得知如今县里的县丞、县尉都服气父亲的管束,并无摩擦。不过嘉兴县也是附郭县,上头还有知州、通判等人。如今的知州叫宋昭年,通判李端弼,厢军统军的都指挥使叫王子武。

这个通判赵子称完全没印象,不过知州宋昭年和都指挥使王子武,都是《宋史.方腊传》里着力提到的,因为这俩人后来在方腊攻陷杭州后、进一步往东进攻秀州时,顶住了方腊,死守秀州,这是方腊由盛转衰的关键。随后官军就转入了反攻阶段,一个月后重新拿回了杭州。

后来宋昭年和王子武这一文一武,都因为扛住了这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被赵佶作为典型提拔了。

既然如此,赵子称也就提醒父亲,尽量和宋知州、王都指挥使搞好关系,能配合的地方就尽量配合。

赵令话老成持重,对于儿子的这些正常劝说,自然不会抵触。

……

赵子称回了一趟秀州,前后也了将近十天,处置各种事情。等他再回苏州,时间也悄然来到了十月底。

杨志的五百人扩军招人工作,已经完成了,新兵的军纪操练也初步落实了下去。

随着冬季枯水期的到来,士兵们也要开始干点活,逐步投入到高强度劳动中去,士兵们的伙食标准也会提到最高,确保高强度体力消耗能得到补充。

不过也正是在这时候,姑苏县内,终于有一些吏员,开始向李知县嚼舌头,提及赵县丞的问题。

“禀县君,赵县丞按朝廷章程,临时雇了杨指挥使那个营为本县服今冬的徭役,时间已过半月有余,那杨志把他那个营的五百人都招满了,但也不怎么干活,每日还要不少时辰操练队列阵型、强调军纪,这哪是拿钱干活的样子?

赵县丞也不闻不问,只顾给钱。听州里其他营的指挥使说,就是最近这两三日,杨志那营的伙食也变得极好,饭食管够,吃不饱的士卒都能添饭,本朝自开国以来,哪有这样优待普通士卒的?还望县君察之。”

李知县第一次听说后,只是皱了皱眉头:“那赵子称也是朱相公看重的人,跟咱份属同僚,只要没有违反朝廷法度,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那杨志只是补足空饷,总没超编吧?”

“那倒是没有……”

李知县:“那有滥用、挪用别处钱粮么?”

“也没有……都是赵县丞另行摊派、富商们自愿投献的。”

李知县:“那有什么可质疑的?再观望观望吧。”

“但是本州厢军的其他各营,有些已经心存不满,他们觉得赵县丞雇佣杨志的营服徭役,待遇过于优厚。

他们得知后,也想去应征赚点外快,赵县丞那儿却没有足够的钱粮把他们全部招下。其他数营的指挥使,都觉得赵县丞应该一碗水端平,大不了减少一点销,但是多雇几个营。”

听了这个理由后,李知县的神色才第一次凝重起来。

不患寡而患不均,没想到赵子称没有朝廷正税的钱,自行找富商筹钱搞徭役,也会被其他厢军军官盯上。

李知县又想了想之后,吩咐道:“也罢,还是先别轻举妄动,但是可以派几个人核查盯着一点,看看杨志那个营到底有没有好好服徭役,有没有其他错漏。

还有,看看被摊派捐钱的富户们,有没有怨言,是不是真心给的钱。是只有一两户大户给了钱,还是分摊得比较均匀,如果是一两户大户给的钱,看看赵子称有没有为他们办事枉法。”

李知县考虑到双方都是应奉局出来的,还是要先礼后兵——至少李知县觉得赵子称是应奉局出来的,虽然赵子称自己从不这么认为。

如果这两个方面都有问题,自己这个一县主官再介入查问一下。但如果筹钱和钱两头都完全毫无破绽,那自己也只能任由赵子称去搞了。

民不举官不究的事情,哪能那么认真。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我给重生者们丢脸了 师娘,请自重 极品美男哪里逃 惶惶 快收了神通吧! 重启人生 玩具(p) 雀阁之上 穿成玛丽苏女主之后 荒岛综艺我称王,顶流野猪你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