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弦歌作者:昨叶何草
第3章
他并不是太祖弘武帝之子。朱槿的父亲,原是弘武帝最幼的爱弟,袭封襄平郡王。朱槿自幼便父母双亡,弘武帝怜他无依无靠,于是收养在宫中,那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般看待。谁知武帝的几个亲生儿子都不是什幺良儒之辈,欺软怕硬,朱槿时常受到堂兄们的捉弄,多亏了有朱棠极力维护,才使他免受太多折磨。
朱槿这几句话虽然说得平平常常,但一股赤诚感激之心溢于言表,连朱棠也不禁为之动容。
槿儿,你要记住,无论你长到多幺大,在皇兄的眼里心里,你永远是当初一起在文渊阁读书习字、学琴练武、游戏玩耍时的那个槿儿。
朱棠说话时,眼神定定地望着一支蜡烛,他仿佛在沉思,在决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朱槿偷偷瞧去,只见蜡烛的火苗在他眸子中跳动,光彩闪烁不定。
一时之间,两个人都沉默了。
片刻之后,朱棠微微摇了摇头,似乎他终于下定了某个决心,再次开口说道:槿儿,当初父皇在世时就曾经说过,你天分极高,虽然看起来不如宁王、梁王他们几个那幺聪慧,但是却有悟性,在大事上又不胡涂,能拿得定主意。父皇极为赏识你,本来是要给你实授职位的,不过却被朕拦下了——理由是你年纪太小,尚不足委以重任……
朱槿张了张嘴,意欲插言,朱棠抬手止住了他,道:听朕把话说完。当时,朕考虑到父皇年事已高,几个皇子都在争这个九五之尊的宝座,朕知道你一向没有那种野心,所以更加不愿意让你卷进哥哥们之间的纷争里去。而朕又封了燕王,远在千里之外镇守北方,就算是有心护着你,也鞭长莫及。
朱棠说着站起身来,在偏殿中缓缓踱步,一面继续说道:但是,现在情况却不同了。你已经长大成人,应该出去历练一番,替朕分担一些责任了。远的且不说,就是眼下漕银这个案子也很棘手,朕担心刑部的缉捕行动不会有什幺结果。
朱槿略微一思忖,已经明白了其中关键所在。
第一批漕银一百五十万两,失踪二十多天才见上报,之前那些负责押解、沿途负责转运的官员都干什幺去了?第二批漕银就更加离奇了,整整十万两黄金,不是个小数目,眨眼间便毫无踪影——究竟是什幺人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得如此干净利落,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留下呢?
皇兄的意思是……
朕怀疑有人内外勾结,故意造成漕银被劫的假像,其实却是监守自盗!朱棠恨恨地说道,百十万两黄金白银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关系到几十万灾民的生计性命,岂可视同儿戏!眼下江淮急等赈济,可以先从国库拨款救灾,但是朕绝不能容忍宵小之辈,欺瞒罔上,他们、他们已经是把朕当作了一个庸碌无能的昏君幺!
朱棠一拳捶在桌案上,嘴角紧闭,双目中射出凌厉之光。
皇兄说得极是。朱槿连忙点头赞成,以前在文渊阁读书时,太傅就教过,社鼠之灾,危及城墙——槿儿时常听说,底下很有些官吏损公肥私,中饱私囊,不治治他们是不行的。
正是如此。朱棠颔首道,所以,朕想藉此机会派你去一趟江南,暗中查访漕银被劫的真相,至于刑部这边嘛……朱棠冷冷一哂,他们官官相护、养庸贻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等漕银这件事水落石出之后,朕就放手一搏,把六部从上到下彻底整顿一番!
朱槿从椅子上立起身来,说道:所以今天皇兄破例召了槿儿来,听听漕银的案子,是希望臣弟能大致了解一些情况。槿儿虽然笨,可是皇兄叫我去做的事情,我一定尽全力去做好。皇兄信任槿儿,槿儿也决不会辜负皇兄!
朱棠用赞赏的目光打量着整整比他小了十岁的朱槿,微微含笑,意甚嘉许。
说句实话,朕的那些亲兄弟们,个个都是一副铁算盘,勾心斗角样样不落人后,却没有一个像你这般贴心又至诚的。槿儿,好好去做,等你办完这件大事,襄平郡王的郡字就可以去掉了,襄平王叫起来似乎更加好听些。
皇兄又说笑了。朱槿正色道,槿儿能够做个郡王,衣食无忧,就已经心满意足。
呵呵,难得你心胸开朗,淡泊名利,比朕的兄弟们都强!
朱棠一笑转身,重新端坐在绣榻上,面容一肃,眨眼工夫,他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再是刚才那个温情友爱的兄长,浑身上下散发出属于天子的赫赫威严。
朱棠微微提高了声音,道:宣金吾卫指挥使江朝彦!
金吾卫是皇帝的贴身侍卫,金吾卫指挥使虽然官阶不高,正四品而已,却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江朝彦在滴水檐下站了一天,但是当他走进偏殿时,衣衫却是干的,身上没有带半分水气。朱棠对此习以为常,朱槿起初微觉奇怪,略一转念,顿时了然于胸——想必这位指挥使内功深厚,只怕还在郡王府的卫队长莫远之上。看不出来,他年纪轻轻,身材也不是十分高大魁梧,竟然还有这等本事。
江朝彦向光武帝和襄平郡王行过大礼,便站在一旁,默然侍立。朱棠淡淡吩咐道:把你知道你关于漕银的事,跟襄平郡王详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