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酒也叫四六酒,就是说一百斤粮食大概能酿出来六十斤左右的酒,而烧酒是经过水酒加热挥发掉水分,最后只能剩下不到一成,九酒归一,也叫归一酒。再加上锡器昂贵,所以只有专门的酒坊才会酿烧酒,价格自然也是翻番。
宝珠了然,心想原来这个朝代还没有蒸馏提纯啊。
宝珠跟掌柜的道了谢,小心翼翼的将锡锅递了回去,出了铺子就直奔木器店。
“师傅,我要箍木器。”
“姑娘你要木盆还是木桶?多大尺寸知道不?”
铺子里现箍的器皿,客人常有要求新鲜花样的,柜台上就备着现成的纸笔。宝珠要了来,细细的描了样子递过去。
木匠皱着眉头看了半天宝珠画的样式,不解的问:“姑娘,你这做的是笼屉吧?这留着的窟窿干啥?热气不是都跑没了么?”
留下的是出酒的酒孔,宝珠做的是木甑,前世在家乡,农户人收了粮也会自家酿酒,用的就是这木甄,下面大锅里烧火煮沸酒胚子,盖上木甄,上面用用另一口大锅罩上,倒进冷水,蒸汽遇冷凝结落到木甄里的竹筒上,再顺着酒孔流出来,这种蒸馏提纯的烧酒最是甘冽,而且没有杂质,要比这朝代的锡锅煮酒纯粹的多。
宝珠含笑看着那木匠,并不回话。木匠霎时也明白了,客人有要求就照做,无需多问。
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木匠说:“姑娘,这样吧,您要的是上等的杉木料子,竹子我不算钱,总共六十文行不?”
宝珠心里合计了一番,就点头同意,等了半个多时辰,木甄做好,宝珠验收,见做工精细,大小不差,很是满意。付了钱,那师傅招呼小徒弟帮宝珠送到城门口的骡子车上。
宝珠谢过小徒弟,和赶车的刘老二打过招呼,放好木甄,自己又返回了第一家杂货铺,花了四十文,打了两斛最便宜的烧酒。
中午饭宝珠舍不得再吃别的,买了两个烧饼充数。填饱肚子,看着时候也差不多了,就回了城门口,坐上车。不一会儿功夫,来镇上的同乡村民也陆陆续续赶了回来,车一坐满,刘老二挥鞭子赶车,回了牛头村。
第二十九章众怒
更新时间2013123011:04:14字数:2300
还没到村口,宝珠远远的就看见张氏等在那儿。宝珠下车牵了张氏的手一起步行,刘老二一直将骡车赶到陈家门口才停下,卸下了木甄又帮忙搬到了院子里。宝珠跟张氏连声道谢。
送走了刘老二,张氏看着木甄问宝珠买的是啥,宝珠笑着说:“娘,这个自有用处,到时候你就知道啦。”张氏埋怨了声宝珠乱花钱就也没再多问。
吃过晚饭,宝珠烫了酒端过去,陈老爹眯着眼咂了一口,直说舒坦,喝了一杯就舍不得再喝了,宝珠把今日在镇上逛锡器铺子的事儿讲给爹娘听。
张氏道:“烧酒费粮食,那锡锅自然也是金贵东西,不是咱们买得起的,珠儿,你搬回来的那个大笼屉到底是干啥的呀?”
宝珠笑道:“我就是看着锡锅太贵,又惦记着给爹酿烧酒,所以想到个代替的法子,赶明儿个就试试,没准儿也能做出来烧酒呢。”
张氏摇头:“哪就那么容易了?你这孩子尽是瞎琢磨,白花了六十几文。”
陈老爹不以为然:“咋就是瞎琢磨啦?那木菌子不就是咱闺女琢磨出来的?咱家珠儿那是七窍玲珑心呢,我看能行!”
提到木菌子,张氏脸色暗了暗,看看宝珠,有看了眼躺在床上的陈老爹,低头不语了。
宝珠忙打岔说:“娘,你放心,我就少做点试一试,烧酒不成,还有水酒给我爹喝呢,糟蹋不了粮食。”
第28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