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差点闹成五人墓碑记
宣和二年,七月十九,苏州,同乐园。
同乐园乃是朱勔在苏州的府邸,占地数千亩,耗资数百万贯,豪奢甲于江南。
这一天,原本对朱勔而言,应该是个空虚而又平凡的普通日子。
作为坐拥千万家财、光是在姑苏县内就有三十万亩上等优质水田、在整个江南拥有上百万亩田地的江南头号巨富,朱勔的日常生活就是那么的空虚,已经没有任何享乐可以让他提起兴致了。
但就在这天早上,一条由蔡家亲随从汴京捎来的口信,打破了这种枯燥的平静。
“相公!有蔡相的心腹人来了,说是有重要口信带给相公,已经在正堂上奉茶了。”朱勔的亲随不敢怠慢,得到消息就立刻来通传。
“哦?快带我去。”朱勔也不吃水果了,一下子从卧榻上翻身而起,还推开了旁边的一众侍女。起身后又似乎想起了什么,改口吩咐侍女赶快给他更衣,要穿得郑重一点。
很快,朱勔就亲自来到正堂上,见到了蔡京的信使。
“不知蔡相有何吩咐?”朱勔对来人很客气。
来人并没有书信,就只是口头转达:“朱应奉在苏州经营多年,看来也不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怎会让人把奏请废应奉局、罢石纲的折子递上去的?要不是蔡相帮着遮掩,说不定官家此刻已经知道了!”
朱勔闻言大惊,他最近也确实感受到苏州官场上氛围有些不对劲,有些官员开始对自己阳奉阴违起来,也感受到了最近民情有些汹汹,但他仍然没往那种彻底撕破脸的可能性上想。
“怎么可能?居然有人敢奏请官家废石纲?是何人上奏?”
来使也懒得废话:“就是姑苏知县、赵子称!他还公然在奏疏里宣扬他琢磨出来的‘水泥’秘法,请陛下以后修艮岳和宫观都别用奇石了!还说天下汹汹,江南民不聊生,再征石纲,恐怕天怒人怨、变生肘腋!”
“赵子称?!”朱勔听到这个名字,先是愣了好一会儿,不敢相信,这可是他提拔起来的人,至少他自己觉得这是他提拔起来的,“这黑心烂肺的白眼狼!老夫怎么就没看出他来!”
朱勔想到愤怒之处,直接猛拍桌案,都顾不得手拍得生疼,浑身都气得发抖了。
朱勔颤抖了一会儿,立刻下令:“让赵霖调一队衙役……算了,直接找团练调厢军,把县衙围了,捉拿赵子称!”
相比于身在京城、做事谨慎的蔡京。在江南可谓土皇帝的朱勔,则根本不在乎所谓的程序,他要抓一个县令,根本就不用走流程,直接让厢军抓就是了。
他本来想用衙役,但一想到,知州衙门的衙役也不多,而赵子称手上有县里的衙役,不一定能形成绝对碾压,万一再生波折就不好了,所以他就改口直接让厢军上。
很快,本州团练董超就带了至少上千人的厢军,直接去围县衙了。
……
“县君不好了!应奉局的人带着厢军围了县衙,说是要追查县君抗旨阻挠石纲的大不恭之罪!不会是有什么误会吧?县君快出去解释解释才好!”
很快身在县衙内的赵子称,就听到县吏们慌慌张张连滚带爬地进来报信,衙役班头们慌得连水火棍都拿不稳了。
赵子称叹了口气,解决朱勔之前,他是真没办法在苏州官场上培植心腹党羽,因为敌我强弱太悬殊了。此前他但凡想跟人推心置腹,跟那些文人说“跟着我一起干,搞掉朱勔之后大家一起大富大贵”,那对方百分之一千会直接选择出卖他的。
没有文人会跟着他干一件十死无生的事情,所以赵子称此前只能依赖那些江湖豪杰出身的武人。
他总不能指望自己身边突然冒出一个虞允文、文天祥那般满身正气、不顾个人荣辱生死的文胆吧。
拉拢绝对效忠自己的文人心腹,这事儿只能在办成倒朱案后,自己有了绝对的人望,才能施展得开。眼下,也就只能这般凑合了。
“果然还是来了,不过朱勔倒是比我预想的更有脑子一点,他好歹还装模作样给我套个大不恭的罪名,倒没敢直接拷打问罪。那我就陪他打这个官司便是。”赵子称冷笑一声,丝毫不惧地起身出去。
朱勔还是知道轻重的,他虽然在江南一手遮天,但也不可能直接不经过朝廷审判手续、就动用私刑,处置朝廷命官。
北宋末年朝政虽然糜烂,但大宋不杀士大夫、官员犯事必须有审判流程,这些原则好歹还在被坚持。大宋的法治程度,相比于之前的朝代,有一说一也确实是进步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