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 > 都市言情 > 朕才是宋世祖 > 第74章 弹劾朱勔第一枪

第74章 弹劾朱勔第一枪(1 / 2)

第74章 弹劾朱勔第一枪

赵子称吩咐完自己人做好准备之后,次日便去求见了苏州通判魏宪。

魏宪跟他的合作,也有快半年了。

去年冬天苏州四县的徭役筹措,魏宪就帮他统筹协调,说服四县的官府各展所长、互相配合。

最后赵子称才得以发挥他手头有新式工具、有水泥作坊的优势。把水泥评估出了一个比较高的作价,然后姑苏县出水泥、其他县多出人工和粮食,共同把徭役完成。

虽然赵子称在那次工程中是实打实占了便宜,也刷了政绩的,但魏宪对他的印象仍然很不错,觉得他是一个兴利除弊做实事的人。

对于有脑子、有冲劲又能办好事情的官场晚辈,让他占点便宜又何妨?

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魏宪对赵子称的立场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两人多次私下里谈心、纵论天下形势,魏宪对赵子称的眼光颇为赞同,也彻底相信赵子称是站在朱勔对立面的,是可以引为盟友的志同道合之人。

今日赵子称再次求见,魏宪也就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第一时间亲切接见了。

“子称可是好久不曾来走动了,履新之后忙得很呐,今日忽至,必然是有事了。”魏宪一看到他,就和颜悦色地拉着他入座,还让仆役奉茶。

赵子称也不玩虚的,只是稍微铺垫了几句后,便挑明了主题:“实不相瞒,下官履新之后,了一两个月时间梳理本县的民政财赋问题,以及此前的历史积欠亏空、深入了解民情。

觉得再这样下去,这苏州真是非乱不可。我们原本还打算求稳,现在看来,却是连今年都熬不过去了。下官想要上书官家,痛陈江南弊政,请官家体察下情,看看民间艰辛,废止石纲!

如果再不废石纲,地方上的正税、支移、头子钱、和买、和籴,哪个还能收得上来?百姓非得家破人亡不可。而且今年山东、淮西、河北,哪里没有盗贼?听说连东京周边都闹盗贼了。

修园子的事情,徒耗天下,还不如早早竣工,与民休息。因此我决定冒死上书劝谏!”

魏宪此前也就这事儿跟赵子称闲聊过几次,但都觉得时机不是很成熟。或者说,即使魏宪觉得要劝谏,也不必像赵子称这般言辞激烈。

原本历史上,魏宪自己也上书劝谏过,不过不是现在,还要再往后拖几个月。他上书之后,果然也被蔡京和朱勔报复,但因为命好,还没走完陷害他的程序,方腊就反了,皇帝就紧急把他赦免了,还让他去隔壁的常州安抚地方。

在此时此刻的魏宪看来,立刻上书,风险还是很大的。

他便忍不住劝道:“你可想好要如何措辞了?这事儿还不宜搞得太过铁口直断,稍稍委婉些,方才稳妥。非要搞得当年神宗朝大旱、旧党求罢王荆公那般,也不好。”

魏宪提到的这个典故,是此前宋神宗朝,新旧党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有一次京畿持续大旱,民间和旧党都拿天人感应那套说事,说持续大旱是因为执政奸邪。有其中最激烈的上奏者,对宋神宗说“请罢国贼王安石,若罢王安石后,十日之内依然不雨,乞斩臣于宣德门外”,这是摆出赌命的架势跟王安石杠上了。

不过历来政坛上要以小博大,这种惊世骇俗之语的激烈奏疏就肯定少不了。因为小人物的命不值钱,要是每次大旱的时候,旧党都派出个贱命一条的穷困御史言官之类,拿人头跟王安石赌前途,王安石总有赌输的时候。

赵子称当然不会赌那么大去弹劾朱勔、请罢石纲,但言辞肯定也会很激烈,这一点魏宪早就猜到了。

赵子称也只能先委婉表示,自己会注意分寸,他是大宋宗室,就算放了狠话,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魏宪思前想后,斟酌着说:“此事本该是老夫出面的,如何能让你们这些晚辈担当如此干系,不如再等等吧,等时机成熟,按原计划,老夫上书便是了。”

但赵子称早就想好了,原本历史上,魏宪可是靠着这一波刷了不少名望,只是因为他没有根基,所以有名望也没大用,最多稍微升点官。

赵子称就不同了,他是姓赵的,如果让一个姓赵的人,在靖康之耻前夕,刷到足够的士林名声,将来才有可能赢得文官集团的支持——当然,前提是赵佶的所有亲儿子都被抓了或者杀了,没有一个逃出来。

只要靖康之耻时赵构还能活着逃出来,赵子称刷再多名声也没用。但谁知道几年后赵构能不能活着逃出来呢,为了天下百姓,为了防止胡虏祸乱中原百年,赵子称必须赌这一把。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最新小说: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夏天开始的初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乒乓:超级全满贯 吃瓜心声泄漏后被团宠了[快穿] 别装,你就是喜欢我 少将军滚远点 来自末日 咒禁之王 1987我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