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85章
方军,对地方武装及自卫军的努力仍不够,特别对军工生产的扩充,对旧武
器的大量采取,则在认识上工作上均未有实际的转变。总之完整的了解中央
指示,正确的执行中央指示,实际而具体的以执行情形按期上报,则一般缺
乏,这是我们华中各地执行中央精兵简政及军事建设上的共同弱点。我们要
求完整而正确地执行党中央的根据地建设方针,必须正确认识下列诸方面:
第一,中央指示的基本精神,在于指出敌后斗争的新阶段,和依据此新阶段
所定出长期坚持敌后抗战的新方针。“由于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残酷‘扫
荡’,及我军之人力、物力、财力及地区之消耗,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敌我
斗争进入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我之斗争方针应当是无时间的长期斗争,
分散的游击战,采取一切方式与敌人周旋,其目的,节省与保持自己的实力,
不但是武装实力,而且是民众的实力,以待有利的时机。”这一指示是极为
明显清楚的,告诉我们必须首先顾及长期斗争的需要,必须顾及民力为军力
之泉源,军力为民力之掩护。在战役中战斗中应有的消耗和不惜牺牲,正是
坚持长期斗争的必要条件,反之,为了坚持长期战争又要在使用力量时对战
斗中的消耗必须十分谨慎,十分顾及实力(包括军力、民力)的保持。偏于
任何一面,只站在哪一面讲话,或者把民力与军力对立,短期斗争与长期斗
争截然分开均是不正确的。比如在某一根据地民力、财力、物力动员已达到
饱和点,则此时则便不应再强调扩充和大规模动员,宜力求休养生息,即使
是最短期的甚至暂时的休养生息均十分可贵。又比如在某一地区,民力、物
力、财力的动用并未达到饱和点或距饱和点尚远,则此时期的迅速扩充和必
需数量的动员仍是必要的,此时指导中心则应争取时间,在短期内完成自己
实力的充分发展。又如在某一地区,当民力已十分枯竭而军力特别主力更形
枯竭的时候,这时候则必须咬紧牙关,说服一切人民,指出保持主力的必要:
我们根据地是敌后根据地,无主力掩护则一切安定和秩序无从说起,且有立
即沦陷,陷于不可恢复的危险,处这种情况,动员一切力量顾全主力,是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