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1 / 2)

陈毅军事文选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83章

进行,主力部队应成为坚持的模范。阵地即或丧失应设法去恢复,这样来表

示坚持阵地的决心。内战时期常用诱敌深入的战略退却以吸引敌人,我们首

先出让许多地区,把敌人引到适当地点再进行反攻,战胜敌人后,再重新恢

复阵地。这种战略退却的方针,在我之广大的根据地内进行,其退却仅系一

种准备进攻的手段,故是正确的有效的方针。但今天在敌后犬牙相错的环境

中,临敌而举行战略退却是不可能的,或无利的;阵地一出让即有不能收复

的危险。故坚持阵地应列为第一义,不能机械运用内战的战略退却方针。但

所谓坚持不是死守的意义,而是就地游击就地坚持,以争取最后战胜敌人的

意义。华中几年来的斗争证明游击坚持无往不能,党政军民全体应深刻领会

这一教训。

第六种偏向关于攻坚问题亦存在着不正确了解。我军技术条件落后,特

别装备上无重兵器,如大炮;无高兵器,如飞机;又加我军弹药补充接济困

难,故根本上不具备攻坚的条件。这本是一般革命军队对反革命统治阶级作

战的共同的现象。因此在革命军队装备不全的时期,战术上不提倡攻坚,这

是正确的。可是因而得出在原则上拒绝采取攻坚战术的结论亦是不正确的。

今天敌后环境中,在我根据地巩固的条件之下,在我握着农村优势的条件下,

对侵入我区的敌伪孤立据点应采取适当的可能的攻坚办法,我方对敌伪进攻

亦可同样采取有效的顽强的围寨防御的手段。“地区是我们的,周围人民是

我们的,邻近区域是我们的,某方面发生战斗坚持一定时期让各路援军赶到

即可歼灭敌人,这是应采取持久防御以及采取坚守战术的理由”。

第七种偏向是某些部队中存在着的行动不积极。经常停留中心区,不愿

到边区行动,对掩护根据地人力、物力、财力的战斗,视为地方的事情,不

视为自己应尽的天职。进行对敌游击时常有游而不击的现象。进行对敌人交

通破坏时,常常有破而不坏、毫不得力的现象。进行对敌人扰乱时,常有扰

而不乱、敌人并不理会的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在边区发现,在某些地方武装

最新小说: 穿越农门:医女空间燃翻天! 我退宗后,全师门跪地求原谅 美丽灵感 骄翎 (柯南同人)在柯学游戏成为三个上司的心腹大患 囚于永夜 穿成反派的道侣 金殿锁娇 秋燥 我的废弃石油小镇成了新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