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82章
研究中央指示。借口客观环境困难延缓对上级企图的执行,或者于执行时不
坚决,仅就自己部队的局部情况来了解任务、执行任务,不能从华中全局或
全国战局来了解任务执行任务,缺乏远大的战略眼光,这种毛病则所在多有,
都会妨害党的战略方针的实施,是应该纠正的。
第二种偏向是主观主义的了解,只就部队的一时的顺利发展情况,空喊
向运动战发展。只根据主观的愿望、想以主观的几个大的突击来改变敌后客
观环境,不了解敌我条件对比,要转变强弱形势是长期斗争过程,还要配合
着国际国内的诸条件。这一空喊运动战的错误认识,如不纠正,必然走到轻
易放弃游击战争,走上过度消耗自己实力的盲动冒险倾向,毛泽东同志提出
的向运动战发展的英明指示是有条件的,是指示抗日游击战争的前途,是根
据中国抗日战争的三阶段论。在初期的游击战争逐渐加强,到第二期以至第
三期反攻时期到来,适当时期才能把向运动战发展的口号变为实行的口号。
在目前敌伪“扫荡”频繁,且日益残酷,分散作战的要求更多,过早提出运
动战方针是错误的。
第三种偏向是机械的把游击战与运动战对立起来。运动战与游击战均为
一种战斗方式,在长大战线与宽广地区上进行对敌的外线速决进攻,便谓之
为运动战。在敌之侧后进行机动袭击扰敌,便谓之为游击战。在固定战线上
进行持久防御以待机反攻,谓之为阵地战。几种战斗方式完全因敌我兵种、
地形条件、任务来决定,不能死板认为大部队打大仗即为运动战,小部队打
小仗即为游击战。事实上部队编制大小只是决定战斗方式的条件之一而不是
其全部。游击战的部署常常是运动战部署的一部分。同样,阵地战的持久防
御常常是争取运动战的一个手段。同样,阵地战部署中亦应讲究配以外围的
游击战,以阻止敌之围攻,而争取战局之能转到完全进攻的地位。同样,游
击战仍不拒绝采取集中全力的突击与局部的阵地钳制。各种战斗方式均由进
攻与防御两种基本战斗方式所演化而来。而且进攻与防御两种基本战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