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76章
包围,于此点犹疑不决者必受损失。但跳出包围之时,必预先在当地留下一
部可以秘密或灰色存在的工作人员及一部精干武装,留在原地坚持。其任务
是镇压叛变分子,稳定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击杀敌伪分散下乡的搜查分子,
做各种政治鼓动,继续指导斗争,表示我党我军与人民共患难同生死的精神。
对敌伪主力则以避战为原则,对人民则以取得其掩护为满足。对敌寇各种残
酷镇压、屠杀办法,一面领导人民反抗,一面亦应指导人民以灵活办法去麻
痹敌伪。在不损害抗战根本利益的条件下,必要的忍耐和以退为进的妥协,
是可以采用而且应该学会的。此时切忌硬拚和不讲究策略。对叛变分子与不
得已而附敌但不害我的分子,应有区别。前者应镇压之,后者应争取之。留
原地坚持之同志和部队,以分散、藏躲、隐伏为主要行动办法。不住村落,
进行露营;白天埋伏,夜间活动;选择敌人疏忽处所,去隐蔽自己,造成敌
去我来,敌来我去的打圈形势。必要时在敌伪认为其统治业已安定的地方,
恰恰可以以秘密工作的方式取得自己之存在,因而可以继续进行指导的工
作。假如说敌寇采用内战“剿共”经验来对付我们,则我们亦可以采取内战
经验去回答敌寇。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是一部反“清剿”的历史。我
们能战胜对方的残酷进攻(其残酷程度在某些方面远较敌寇“清乡”更为剧
烈),由于我们把握着以地下党的斗争方式,配合着灵活的游击战术,这样
就使对方无可如何。因此,游击战术与秘密斗争的综合运用,是反“清乡”
斗争留原地坚持的主要办法。4.根据上述的情况,在反对敌寇大举“扫荡”、
“清乡”之际,已提出我根据地应有主力部队与地方部队的区分;应有坚持
部分与转移部分的区分;应有分散工作与隐蔽工作的部署;应有秘密工作和
半公开工作的准备;应有撤退、转移和随时可以转回原地恢复工作的布置。
凡是靠一种估计,一种办法,一种手段,而不知道灵活改变方式和策略以应
付当面具体情况的人,必致失败无疑。5.反“清乡”斗争提出了组织民兵的
严重任务。华中各地的游击小组和自卫队是民兵的先声。我们的任务是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