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都没有结局。虽然击溃了韩德勤的主力,但没有消灭他。苏北抗日民主根
据地未开拓,新四军的脚跟未踏稳,与八路军未联系。
二、因为国际关系的影响(滇缅路封锁三个月,德苏关系有改善可能,
又因为鹿钟麟[2]在华北磨擦失败了),全国第一次反共高潮已结束,全国
宪政运动[3]高涨,但苏北韩德勤却未放弃其反共主张,形成苏北与全国范
围形势之矛盾。党中央当时指示我们要尽量与韩德勤妥协,赶快结束苏北战
争。局部的策略是不应该违背全国策略的任务的,所以我们也提出加强团结
的口号。但中央的指示是全国范围的,全国性之任务,必须要在局部地区按
具体情况来实施。有人以为全国反共高潮已去,苏北韩德勤也不会反共了,
这是不对的。当时韩尚有七万军队,有两万是主力,存心要消灭我们,所以
我们仍要有战斗准备,要准备军事行动。韩德勤如果要进攻我们,我们要积
极的自卫。这还不够,我们一定还要将韩德勤的阴谋本质暴露出来,给全苏
北人士知道,这才有胜利的把握,但又一定要不给全国范围以不良影响,不
危害当时党在全国性之妥协任务才行。
三、所以当时决定我之任务及作战方针,皆须以退为进。这样可以暴露
韩德勤的本质,暴露蒋介石之本质(口是心非),也可暴露我们顾全大局的
本质,这样可以争取广大的群众站在我们一方面,使我们斗争能取得胜利。
这就具体的表现在姜堰争让这一问题上:首先是韩德勤集中兵力攻我营溪,
但结果攻不下,又自己秘密的撤退了。我当时却还以为敌人还要进攻,把兵
力集结好而不动,结果等我发现情况,敌人已经跑走了。如当时情况早点知
道,我能出击必能歼灭敌人,苏北韩德勤必处守势,当然也没有什么黄桥战
斗了。敌人既跑掉,乃在海安、东台一带重新部署,而我虽保住了营溪,但
地区太小,无法立足。因此,我就决心打姜堰。一方面估计对韩德勤威胁并
不大,另一方面也因为姜堰地区富,税收多,可以解决我们许多困难。战斗
结果夺取了姜堰,消灭了敌人两个旅,而且我在经济、粮食等问题上也大大
第71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