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15章
的割据单独用军事力量去占领一个地盘,在红军割据下的群众震于红军的声
威,成了红军的老百姓,这个割据非常不可靠。群众的割据出于群众自身的
要求,群众武装起来驱逐他的敌人,自行管理区域的大小事件,这样的割据,
敌人是不能消灭的。边界的割据在初期的发展(四月起)至后期失败(二月
彭德怀即退出井冈山)[7],大半都是红军的割据,以实力造成,红军大半用
的是染红的政策,而不是用说服宣传的态度,使他们自己红起来的,因此在
边界赤白斗争中农民反水常常见到的。当时主张红军驻边界的一派,实含有
硬打到底的意见。主张脱离宁冈的一派,实在是站在保存红军实力不顾地方
需要的偏见,所以造成去湘南的错误。当时应该在边界斗争,使边界群众割
了谷子,使他们真正得了分土地的利益,就是把土地革命深入,使他们得了
谷子,然后分兵到湘东去游击。一面不脱离宁冈,红军是向前发展的形势,
一面可避免在宁冈一带的硬打,一面红军到湘东游击,平浏群众起来对南昌、
长沙都是威胁,边界的割据自然可以保存,同时在萍乡、平江工农有数千人
可以到红军来。
5.一月出发赣南问题
湘赣粤三省企图联合向红军进攻,国民政府以二三月的准备,调大兵二
十四团限三月内肃清井冈山,这样大的声势,红军的应付有下列的意见:
第一派以守为攻说:积极准备边界八县群众的力量,凭藉井冈天险,引
敌人到山下来攻,俟其疲敝,然后由红军及群众夹击消灭敌人。
第二派死守主义:在军事观点上断定井冈天险敌人不能攻破。在政治分
析上,决定在三全大会[8]敌人破裂可期(蒋桂战争[9]),因此主张红军死
守井冈,准备两月时期即可得最后胜算。
第三派抛弃边界说:红军应打圈子,到别处另图发展,不要在边界死守,
红军一去敌人也要退去,如此才能保存边界党及群众组织。
前委最后决定,以为第一派的意见所谓夹击,实在把群众的力量太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