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烊文这就是前世同样被穷养的小张公子?
苏澄对他的印象不多,只知道他的事迹,真人没见过几面。
按理说苏澄应该一眼就能认出来张烊文,但张烊文的穿搭风格变化很快,甚至今天长这样明天换了个发型和眼镜就不长这样了,颜值都可以忽高忽低那种。
苏澄试探性地询问:“你既然是上沪人士,为什么不在上沪面试我们集团的咨询类公司呢?”
“我面过了,但是没有面上。”
“为什么?”
“因为他们说我是本地的,嫌弃本地人懒惰,所以就给我拒了。”
苏澄等人面面相窥。
他们也确实有用过这种理由拒绝京州本地人。
有时候是不合适。
有时候确实是嫌京州人懒惰,没有拼劲。
叶黎询问:“所以你来京州面试晟跃,就是为了摆脱本地人的标签和身份吗?”
“对,是这个意思,我爸爸说可以让我来京州试一试。”
几人又相互看了看。
几乎没有人在面试中会提到自己的爸爸,虽说工作什么的大部分人会听从家里的建议,但你说出来显得自己很没有主见,有点妈宝男那种意思。
最后叶黎等人把目光停留在了苏澄的身上,她们要等待苏澄的态度。
苏澄不慌不忙,他的内心还在思考。
根据苏澄了解。
由于老头子的影响,他那个圈层里有不少人都听从了老头子的建议,对自己的儿子施行穷养。
张景柏就是其中之一。
但除了张景柏,还有不少商业巨鳄,甚至是在老东西的指导方法下进行的。
张烊文会不会就是张景柏的小儿子?
可苏澄知道的小张公子,跟张景柏张家没什么关系。
上沪。
调遣。
几乎是同样的安排手法。
苏澄可以笃定,张烊文应该就是老爹那边安排进来的。
因为现在的会议室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阴谋”的味道。
苏澄继续试探:
“你是甘陇地区,后面迁到上沪的还是就是上沪本地出生的?”
“上沪本地出生的。”
“你是不是有个哥哥?”
“没有呀。”
“那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这很重要吗?”
“重要,我们要进行背调。”
“我父亲叫张乐康。”
“哦哦。”
苏澄现在可以断定,张烊文并非张景柏家里的小儿子。
除了现场问答,还有一些逻辑上的硬伤。
如果张烊文是张景柏家的,那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有个植物人哥哥。
即便张景柏张乐康都是化名,但两家有亲戚这层关系,跟苏澄一接触就容易露馅。
按照老爹的手笔,张烊文在面试之前应该会给自己打个电话,说自己的堂弟要来面试,让他给通融一下。
最后,苏澄又问了几个问题,基本上可以确定。
张烊文就是他知道的那个小张公子。
是同一个人!
跟之前的面试者们不同。
这次苏澄问的问题很奇怪。
怎么连对方父亲叫什么名字这种问题都问出来了?
是对张烊文的服从性测试吗?
大家对张烊文的印象还算不错,最后征求询问苏澄这个主面试官的意见:“苏组长,你的看法呢?”
“恭喜你张烊文先生,你被我们录取试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