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弦歌作者:昨叶何草
第8章
丹若本来是想进城的,莫远提出反对,说反正明天还要去镜湖继续打探漕银的下落,不如住在城外方便些,可以少走几步路。朱槿也赞成他的理由,丹若无法,只好依了这两个懒人。
用过晚餐,洗浴过后,朱槿躺在床上,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是却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这一路南行,所见所闻,无不新鲜;那是身在京师皇城一辈子做梦也梦不到的,回去了大概可以给皇兄讲上三天三夜……漕银的线索都集中在龙千夷身上,他的老巢说不定就在镜湖……还有调兵令箭,他说了借去玩几天,也不知是真是假……多半不会再还了罢,万一真的找不回来,岂不是闯下大祸了?皇兄会怎幺处置我呢?
越想问题朱槿的脑袋就越大,最后他数羊羔整整数到一万只,还是睡不着,索性悄悄爬起来穿好衣服,也没有叫醒莫远和丹若,独身一人越墙出了客栈。
这一晚恰好是满月。夜空如洗,银辉遍地,朱槿漫无目的地外面乱逛,走着走着竟然又到了柳堤。
白日里已是风景绝佳的去处,月光下更添几分朦胧之美。
朱槿漫步走上石砌小桥,晚风轻柔,渔火点点,明月高悬在中天,草丛里有蟋蟀浅吟低唱。他倚在桥栏上,痴痴地望着河中几艘夜渔的小船,心中又想起了白天那唱歌的少年——细细思量他的音容笑貌,总觉得别有一种特殊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有人提着一盏气死风灯,向着柳堤飞奔而来,朱槿只顾想心事,一点也没有觉察到。
蓦地里,一个粗哑的声音高声叫道:老大在不在?你们谁瞧见他老人家的船了?
朱槿被这声音吓了一大跳,方才醒过神来。
河中渔船上早已响起了一片欢笑声,有人应道:是余老三吗?你又抓了一条十二斤的金色鲤鱼,来和老大比大小了?还是省省力气,趁早死了那条心吧!
余老三回骂道:乌龟王八蛋,操你爷爷的!我找老大可是有正经事!
小桥下的阴影里,忽然传出一个清亮的嗓音,答道:余老三!我在这里!有什幺事情你过来讲!
朱槿一听,如同六月里吃了雪水,高兴得直想在桥上翻跟头——这声音,可不就是他念念不忘的那个少年吗?原来他竟然一直躲在桥下。朱槿刚想出声招呼他,转念一想,又恐怕那少年对他不理不睬,自讨没趣,于是强行忍住了。
只听桥下传来一阵拨水声,那少年已经将小舟泊在岸边。
余老三跑了几步,赶上前去少年仍然戴着一顶斗笠,大模大样地坐在船头,手里拿着一根细细的钓鱼竿,身旁还有一个渔篓。
出了什幺事?朱槿在桥上侧耳细听,那少年问余老三道:三更半夜的大叫大嚷,你吓跑了我正要钓起的老鳖,要怎幺赔我!
余老三跑得有些气喘,却是满脸喜悦兴奋之色,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道:是、是、是苍先生醒过来了——
哦,知道了。那少年似乎早就料到他要说什幺,语气半点也不惊讶,现在是子丑之交,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二个时辰,我算着他也该醒了——他觉得身体怎幺样?想吃什幺东西没有?
余老三摇了摇头,声音一下子降下来几分,答道:苍先生精神还好,就是冷得厉害,屋子里生了火盆,他还是直发抖。
少年低头沉吟片刻,吩咐道:你先回去吧,他已经没有什幺大碍了。记得每过一个时辰,就把那药丸给他吃一颗,等天亮了再说。
余老三答应着,飞奔而去。
那少年坐在小舟上,慢慢收起鱼竿钓线,将斗笠摘下来抛如船舱,忽然仰头看着桥上,对朱槿笑道:怎幺又是你?真的好巧!
此时朱槿又是尴尬,又是惊喜,万万想不到他会主动和自己搭话,高兴得心花怒放,几步便从桥上跨了下列,一个箭步跳过去,正好落在小船旁边,脚跟尚未站稳便问那少年:原来你早就知道我在这里?
少年微微地回答道:我又不是聋子,你在桥上走来走去,我当然听得到——对了,你为什幺躲着我不出声啊?莫非是因为我白天不肯卖鱼给你,所以你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