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穷济天下作者:梦里挣扎
第366章
一直听老爸在侃侃而谈,这时我才无奈的叹口气:“爸,您的设想是好的,但是您想过没有,您自己能做到一心为民,可您的继任者呢?他们会有一个女儿为自己监督社会舆论吗?您不可能一辈子都在这个位置上,一旦您离任,还能保证这个制度会贯彻下去吗?您就不怕他们反而用这种手段来变相的盘剥百姓?”
老爸对我的一连串反问给搞懵了,愣愣的看了我半天之后,再次翻开了自己的小本子,其实他还是陷入了中国常有地一个怪圈,那就是总依靠某个强有力的领导来带领社会前进,也许两千年的君主集权制让这种思想有点根深蒂固,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的百姓并没有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合法权益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在我的记忆中,上辈子最高人民法院曾经下文指出:必须保护试图对政府官员采取法律行动的人地诉讼权利!这个法令的出台多少让我有点感觉到压抑,这证明即使是最高法院都已经看见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许有人会欢呼,说这是中国网络舆论的又一次伟大胜利,但是也有人摇头叹息,指出除非某个实权高官站出来大声疾呼,否者底下的执行者们还是不会真正的面对这些诉讼着。
类似的规定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曾经下令规定所有的电视台不准在影视剧播放时间内插播广告。但是这个命令只被执行了很短的时间,等风声一过,又有哪个电视台还照章办事?究其原因正是违抗命令所带来地惩罚成本太低了,事实上电视台就是违规了也不会受到实质的处罚,那么最后这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对此得意地是地方执行机构,而在老百姓口中谩骂的,背上黑锅的却是国家与政府。
“那……你有什么想法?”考虑了很久之后,老爸只能再次将目光转向我。
我胸有成绣的回答道:“其实很简单,而且在我们的身边很常见,只是很多人却对此熟视无睹罢了。”
在企业里,包括我地天下集团,如果一个部门员工触犯了公司的规章制度,那么受罚地只是他一个人,很多时候主管领导,或者当班的管理人员也要承担相应地连带责任,因为你的手下做错了事,首先是你个人监察不严,作为底下地具体管理人员,你的工作就是要监督自己本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同时还要对自己部门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制度教育,正所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知过?就是这种追究管理不善的连带责任的做法,让很多小问题都消弭在萌芽阶段,也真正的让管理人员的头上悬着一把利剑,使其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而不敢消极怠工。
早已明白我意中所指的老爸当然明白了我的意思,这就是要从制度上真正的制定一个克制这类事情发生的制度,然后哪怕只坐等事件发生都行,毕竟不通过血淋淋的现实教育,很多官员都不会将一个行政命令太当回事,而只有追究他们掩盖问题压制上访的事件责任,让其明白各种规章制度不是摆着好看的,这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优势。
“那你说,为什么很多在国外甚至是你这种商业团体中行之有效的办法,到了地方上却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呢?”
“教育与民权意识!”我不假思索的就给出了答案,其实也是世界上早有公论的争论:“只有民众的维权意识普遍的深入人心,这时哪怕只是一点点违纪事件发生,都能让舆论对当事人以及只管部门感到自己如履薄冰,这才是监督民主制度的关键。”
老爸听了我的话之后再次沉默不语,可能是话中的观点让他深思,也可能是对现有情况的不满让他无奈,总之他只是沉默的坐着。
“哥!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因为殴打学生被警察带走了!”放学的雨光依然喜欢将自己这一天见到的新鲜事第一个告诉我。
我看着渐次进屋的四个孩子:“怎么回事?你们学校的老师敢打人?”
“不是,这不怨李老师!”贞子好像很为那位教师鸣不平:“是哪个学生太捣蛋了,李老师一时生气才打的他!”
“可是他的确打人了!”晓明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算是学生的错,老师也不该打人啊!”
“你们说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老爸好像也对这个事件产生了兴趣。
雨光见有表现的机会便抢着说道:“他在班上教训学生的时候,可能是太生气了吧,就抬手打了带头捣蛋的人,结果那个被打的就跑出去打电话报警,警察竟然真的来了!”
我转头看着老爸:“这下您知道了吧,只有在法律教育普及到想到高的程度时,才会出现这种事情。
☆[]の★:第二卷、飞扬的青春
[章节414]:第四百五十四节、挂上羊头
第四百五十四节、挂上羊头
个孩子会有这样的维权意识?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太多这方面的内容,否则以孩子的思维定式肯定会先哭着找家长撒娇。问题是现在就连一些小学生都已经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了,可某些大人却还在用以前的思维来对待今天的事物,比如这个看上去其实很冤枉的老师。其实事情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接到报警之后再不能确定属于虚警的情况下,值班的民警肯定要出动,可是当他们赶到学校了解情况之后,却又发现这次的事件实在是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尤其是在治安处罚条例之中还找不到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处理意见,这可真难坏了现场的警察,最后还是在校方和赶到学校的学生家长的同意之下,决定这次的事情进行私了解决。
虽然最后并没有走上法律程序,但是这件事所代表的意义却非同小可,传统的人看来这个学生实在是大逆不道,老师打学生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别说你犯错在先,就是老师错怪了你也不能去报警。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还不少,就连那个孩子的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
而还有一些人却从另一方面来看待问题,首先教师体罚学生虽然不触犯刑法,但是也属于教育局严格禁止的行为,而这个孩子有效的通过正当的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这种行为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法制意识,而且也让本来属于弱势群体的学生找到一种抗衡传统权利的途径。
我歪着头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中各种评论唇枪舌剑的辩论,显然在远山的电视媒体上两种思想产生了极为剧烈的交锋,于此同时这条新闻也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现在还只是1996年,这种报道自然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现在已经到了改革政策开始使社会产生巨大变革的时期,新旧思想体系在各各领域激烈碰撞,此时也是优胜劣汰与兼并重组最为严重的时期,所以这条新闻其实早已超出了学校教育问题或是简单地治安问题这么简单,它已经变成了两种思想的缩影,最终谁能获胜则代表了哪种思想在民众中产生了决定性的优势,从结果上看似乎胜负还未分出,但是在大量国企纷纷破产,大量工人纷纷下岗失业地时候,我知道大家其实都在期盼着能有一种,至少说是心理上安慰的平等感,那么在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分化开始严重地现在,任何一种能让弱势群体战胜优势阶级的方法都将会被人津津乐道,这也许是今后几年网络在社会舆论上的作用逐渐增大的原动力。
以前我在看新闻的时候,总是留意地方电视台新闻档播出的《又有哪些困难问题经过咱们记者同志的“不懈”努力,最终“艰难”的获得胜利,使正义得到“伸张”,使不正之风得到“压制”。那时老爸十分反感这类节目。倒不是他嫌这些记者和电视台多管闲事,主要是在他看来,老百姓有些困难与问题,第一个想到地不是自己的政府,反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媒体,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讽刺,站在他这个优秀员的角度则觉得是莫大的悲哀,这至少已经说明政府地公信力在百姓心中处于何种地位。还好现代科技给了人们一个发泄的平台,也提供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舆论监督手段,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美国有互联网,那巴顿还敢率领骑兵冲向手无寸铁的示威人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