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穷济天下作者:梦里挣扎
第346章
这个过程必然漫长,而且我还要一直保持着技术上的领先,至少也要做到和他们不分伯仲,所以除了要扩大机队之外,加大新技术的研发也是重中之重,这又和王老头的意图相接近,摆脱对国外高技术产品的依赖就等于造成了此消彼长的市场竞争,设想一下,如果在上辈子我们能生产出手机的芯片,那么每年将减少进口多少日韩产品?而廉价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手机又会返销国际市场,对国外的正规手机产业造成冲击,这种合理的贸易竞争还很容易演变成对整个行业的洗牌。
以前我们在很多领域都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商时,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所以只是沦落为给外国公司打杂的工人。最大的利润人家拿走,而低价倾销的罪名由我们来背。
☆[]の★:第二卷、飞扬的青春
[章节387]:第四百二十七节、己长敌短
第四百二十七节、己长敌短
飞机试飞成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世界,其实这也算秘密,早在飞机还待在地面调试的时候,外国的媒体与同行业的竞争者们就密切的关注着这次的试飞活动,虽说大家心中都明白,如果不出意外飞机将很顺利的在天上转几圈然后再落地,可真的当新运十首飞成功之后,国外的媒体就颇有一番酸葡萄的味道了,而最先站出来口吐酸水的并不是美国或欧洲这些竞争对手,而是我们的老邻居日本。/首/发
“哎呀,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们还是没有长进,你说这飞机都已经上天了,他们还有什么好诋毁的呢?”举着报纸的我看着眼前的各种新闻实在是哭笑不得,这哪是号称公正客观的西方媒体啊,简直就是失宠的怨妇一般在歇斯底里。
“唉……说实话我也对最先造出大飞机的国家不是日本而感到郁闷,不过现实就是现实,你们现在也是靠着购买发动机来组装,这一点我们还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嘛……”宫城看似满不在乎的随便和我聊着,可是那股子酸味还是直冲头顶。
我放下手中的《参考消息》有些诧异的打量了他半天:“以前没见你有这么不痛快呀?这只不过是运十的发展型号而已,你这次是怎么了?”
他将坐在自己大腿上的贞子给挪开,然后嘱咐小孩子们都上一边玩去,这才郑重其事地看着我说道:“以前的运十只是你们自己拼凑出来的,在性能上已经落后至少十年以上,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那还算不上实质性的威胁,对此美国人也是这么看待的,要说真的在意点什么,也就是害怕你们掌握了先进的大推力大函道比涡扇发动机,不过那时地中国还没有这个条件,现在不同了,自从苏联出现经济危机之后,大家都知道你们靠挖墙脚网络到了不少的人才,也得到很多技术,就连你使用的运十也是获得了苏联的发动机技术之后制造的,但俄国人的东西也不算是太先进,所以这还不是真正地威胁。只有到了现在,那些西方的发动机制造商害怕你们在俄制发动机的基础之上制造出可以和他们竞争地产品,所以急急忙忙的买个你们同级别的发动机以便遏制中国发动机研发能力,可是他们不了解中国,我却心知肚明,卖给你们发动机不仅是催生了一款性能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客机,恐怕要不了多久一款中国制造地仿制品就会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诞生了!对于日本的航空工业来说,这绝对是灾难!”
呵呵,我都快忘记这家伙也是个日本人了,毕竟自己的祖国还是分量更重一些,不过他说的也没错,以前我们也买过很多发动机,但是限于自己的工业水平实在是没有办法仿制出来,可经过这些年对俄国技术地消化吸收,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有技术地本土专家,这让仿制发动机就剩下了材料这个东风,而我前一段时间搞来的配方刚好派上用场,所以国产地客机用不了多久就能换装自己的发动机,也许这个过程也就需要个两三年吧。宫城其实还漏掉了一点,那就是以前我们也曾仿制过不少型号地飞机引擎,有军用的也有民用的,但是我们即便掌握了制造技术,却不能在此基础之上自己设计一款新产品,原因是长时间进行仿制工作导致中国的研发团队没有开发的经验,每次都是在人家已经成熟的设计上小修小改,这样我们永远也不能自己设计出世界先进水平的东西,而这次我不仅让自己的员工们和俄国人学技术,还让他们千方百计的讨好这些眼高于顶的家伙,就是为了能学到一点设计工作中的流程,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就和前几年空军与美国搞的那个“和平典范”工程一样,美国人在重新设计歼革G以及在观念上所走的弯路,中国制造业的腾飞还能再早一段时间。
“循序渐进?”宫城仔细的琢磨着我话中的意思,显然他也不认为自己国内会低下头来向我们道歉,更不会因为他这个商人的大力宣扬就虚心的取长补短向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大陆学习。
“对!这个世界上,除了一些刚刚出现的新生产业之外,比如现在地电子软件行业,其他所有诞生超过一百年的行业都是在这四个字的范围内逐步成长的,日本的确比中国更早的进行了工业革命,但是搭上战后电子产业快车的日本开始小看天下英雄了,我问你,日本制造内燃机也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你们现在最尖端的汽车发动机和美国、德国的同类产品相比又如何?”
他只能老老实实地摇摇头,而且这个比喻通俗易懂,就算他们能将日本产的汽车卖到全球,但是单论技术来衡量,他们还是和那些老牌的工业强国相去甚远,一直以来日本地重工业产品在国际上也就算是廉价的山寨版而已,要不是自己还有个电子产业做支撑,我估计日本实在是没有多少自吹自擂地技术可以拿出来,唯一在复合材料的加工技术上还有点优势,可最后还是便宜了美国人。好在后来有个小弟:韩国,在世界产业链中代替了日本那尴尬地地位,成为第二个“山寨货”设计中心,而且购买最多的还是大陆地消费者。
不是我自吹,在聪明程度上,中国这两个前任小弟实在是和咱们相去甚远,中国的企业家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瓜分了他们传统的低端市场,而很多并不满足的企业还在不停地冲击着他们在高端领域岌岌可危的地位,而我们所倚仗的条件却比对手少了很多,也就是说我们用对方很少的发展条件追赶上了对方脚
么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一个自己擅长并且影响力的领域,作为中国产业革命的敲门砖最后要达到带动整个社会前进的目的,就像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了德国,电子革命成就了日本是一个道理,可惜在我重生之前,我们还没有找到这个突破口,中国的创业者们大多还停留在跟随别人脚步的程度之上,只有“山寨制造”这个全世界都望尘莫及的领域被我们牢牢地把持着王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