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的扫视了周围一圈,就在我思考着如何躲避主持人的问话时,他却再次开口:“今天我们不仅见识到了一部难得地作品首映,还让我对贵公司的制作能力由衷的钦佩,尤其是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拿出成品,并且赶在这动漫节闭幕的这天举行首映仪式。我想就算是老牌动漫商迪斯尼和上影厂都没有这个把握!所以我现在很好奇这片中展现出的音乐等区别于小说地东西是怎么在这么短地时间内完成的呢?”
今天是动漫节的闭幕式。不过原定的节目被我的首映仪式给替代了,徒弟充分的展现了她地效率,从我那里拿走小说和人物设定之后就马不停蹄的找来制作组的元老们,并且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在这一个月之内完成第一集的制作!要知道万事开头难,他们在没有参照(漫画还没出齐)的情况下,硬是凭借着对我的深刻了解以及当初《AIR》留下的经验。完美的完成了徒弟下达的任务。
这片子虽说是赶工制成,但水平上却没有一丝地粗制滥造地印记,别的不说就单说片中地音乐,他们可是采用了人盯人的战术天天黏在我的身边才收录了几乎所有的配乐,包括主题曲在内这是我成名多年来为整部影片配乐最彻底的一次,就是不久前的《幽灵公主》也只是制作了几首主题曲而已!这到不是我良心发现,而是对于这么一部作品来说,我实在不能忍受不懂装懂的人胡乱配乐搞坏了整部片子的气氛。
“其实这很简单。”我故作轻松的说到:“接到剧本之后他们就着手制作动画了,而且整部片子的音乐都是由我来创作。他们自然能将精力都集中到画面上来。加上计算机的辅助工作,有这样的速度也是很正常的。”
我现在的言辞就像是那些对自己子女十分满意。却又偏偏在外人面前故作谦虚的父母,由于剧本是徒弟拿到总部的,而且在封皮上还盖有绿色的“优先”字样,只要不是刚入职的新丁就都知道其中的含义,再加上那些制作人员每次都被我的故事打动,所以获得整个制作部门全力赶工的作品当然能在保持质量的同时,还拥有极高的制作速度,尤其是这次片中的音乐,由于很长时间没有考虑这个题材,所以在我的记忆中似乎又有些淡忘了,于是每次都是努力的回忆一首,然后就被徒弟迅速的谱成曲子拿走润色,平时眼高于顶的音乐总监更是不敢怠慢亲自下场操刀,于是当这用来宣传的第一集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已经和我记忆中的原作没有什么区别了,据徒弟事后告诉我,公司内部试映的时候,在场的人无论是不是文艺工作者,都一直认定这部动画片已经超越了现在所有的作品,无论中外能在短时间内冲击其地位的作品恐怕不存在!
思绪暂时要拉回来,因为首映仪式还没有结束,当我的小说开始发售的时候,人们都以为至少要等到漫画出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制作动画,谁也没有想到当漫画还只有短短的三卷时第一集T版就这样震撼上市了,当然央视在得知我打算同时连载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我,希望能在晚化程度,在央视首播的日子里,多少家长陪着自己的孩子一同守在电视机前,只为了在这二十几分钟里一同感动。
得到消息的三井在第一时间就打来电话,要求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制作日文版,而且他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展开前期宣传,那架势就像是当初刚看到《AIR》时一个样子,多家日本电视台也表示愿意在黄金时间播放翻译后的版本,其实日本人的反应到也不算夸张,毕竟这部片子的很多内容都能在日本社会找到参照,亲子关系、就业压力、中学生那似是而非的成熟等等,都是经济泡沫破裂后的日本社会所凸显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内人们比较欣赏该剧的构思与矛盾冲突,而日本人却将其看成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也许等到下个世纪初,国人才能感受到《家族》在剧中表现出的那种感觉。
“本来还在为今年的宣传工作发愁,没想到你这部应急的作品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别说是那些原本的动漫迷,就是很多人到中年并不关注动漫地人都开始阅。现在你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全方位的作家!”手拿着销售报表的徒弟笑靥如花的向我吹嘘着:“你以前还怪我推出的版本过多,现在看来能如此快速的收获这些盈利,还就是靠着推出小说换来的!”
她说地没错,因为故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那些购买小说先睹为快的人们并不会抵触其他版本,甚至可以说就是因为先出版小说,让人们对整个故事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才期待着其他版本的出现,就好像现在的TV版在央视已经创下了46%的收视记录。我问过很多购买了小说的人。他们看动画地理由虽然不同,但几乎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让他们在每周日晚八点紧盯着屏幕,那就是想亲眼见证片中的主角们是如何走向成熟。
我尽量不去理会徒弟的炫耀:“既然钱有了,眼球也吸引过来了,那么我们今年的计划也开始施行吧!”
《家族》的发行是今年的计划外项目,原先并没有设计这个故事将起到地作用,不过既然产生了变化,那么原先的计划自然也要跟着改变。原本会造成流动资金暂时吃紧的计划也得以更加顺畅的展开,虽然徒弟嘴上不说,但她心里很清楚,相比那些大型企业的经理人们,他们这些为天下集团工作地人占有先天的优势,那就是在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只要自己的董事长随便写点故事卖都能度过危机!
跟我出来散散心的山子和杨宫还是乖乖回去做自己的中学生了。《家族》的成功和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即便是将动漫社改名成“团子组”也不过就是外人眼中地追星方式而已,但是只有我们自己心中清楚,故事本身给我带来的影响超过以前家长和老师们苦口婆心的谆谆善诱,那些原本还有点自恃才高玩世不恭的家伙。\\\\\\\\\\不得不认真的开始思考其他问题,那就是当我们真正的毕业之后,自己的人生将往何处去?我们是否真地做好心理准备单独面对这个纷繁复杂地社会?每个人都在自己心中有着不同的思考,即便是一向大大咧咧地杨宫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而结论就是我们还远远未做好准备,要说谁真正的获得了影片走红的好处,恐怕也就只有参与录音并演唱的那几个人了。
谁都知道我这个人并不在乎什么大牌明星。事实上在娱乐业也没有几个人能大过我的名气,所以我制作的影片很少宣传其中的演唱歌手是谁,即便他(她)是当红的歌星也一样,因为我已经在字幕中打上了你的名字,也付给你演唱的报酬,至于你的名气则完全和我没有关系,也不想和对方扯上什么关系。因为我的作品没有一个是靠这些辅助剧情的东西来炒作的。人们最先也是被剧情吸引才来观看动画,歌手水平如何虽然一样会受到关注。但没有人会认为换个歌手这部影片就会褪色。放眼整个编剧界甚至是娱乐界,有我这种自信的人实在是少的可怜,所以很多歌手不仅不会反感我的自命清高,反倒是削尖了脑袋想争取一个配乐合同,因为只要找到一首适合自己的歌曲,那么大红大紫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上辈子原作的音乐就相当优秀,一贯只抄精品的我自然不会降低水准,所以这次依旧捧红了某些人,只是我都没有想到事情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当可欣牵着贞子的手出现在车站出口的那一刻,众多记者都将手中的相机对准了她们,当初十二乐坊成名时也都只是些小学生,稚嫩的外表和新颖的乐风都让他们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遍了整个亚洲,而且他们赖以成名的也就是一部动画片,现在这个成名之路似乎要在年轻的一代人身上开始,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演唱了童音版《团子》的贞子,她那并不标准的汉语发音偶尔还会夹杂着日语的强调,以及没有任何技法修饰的原始嗓音都让其成为片尾曲的不二人选,就连更加专业的可欣都只能为这个小妹妹让道放弃了这首歌曲。
由于片子过于火爆,尤其还是央视和不少实权部门请柬,一向坚持原则的老妈也只好同意这两个丫头来北京参加音乐会,事实上要不是我动用徒弟的关系让很多人打消了邀请的念头,请柬恐怕绝不是现在这个数量。她们将会在这一个星期内参加三场音乐会,而且都是以我的动漫配乐为主的动漫主题音乐会,届时不少昔日的乐坊元老将会到场,再次临时组建一个乐团,这也是应广大粉丝长久以来的呼声,他们一直都希望那个曾经风靡亚洲的乐队再次出山,即便是在这个浮躁功利色彩极强的流行界,十二乐坊也做到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当我这次披露插曲的演唱者很多都是从在校学生中选出的时候,人们的热情再次点燃,他们希望乐坊能在我的手中起死回生,并且再次引领亚洲流行音乐,不过我到是没有这个想法,有的时候续集并不一定比前作优秀,十二乐坊在它巅峰的时候告别了人们,就算我真的再次组建乐团也必然不会重复以前的模式,这回只是一个例外,算作回应乐迷和狂热的粉丝,另外就是为了……
第284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