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1 / 2)

重生六零福娃娃作者:幺宝

第237章

“他走两步晕倒了,你能负责吗?”黎燕燕已经极为不悦了,“你是哪家报社的?需要县委办给你们主编打个电话吗?”

那位记者顿时收了声,悻悻而去。

但其他记者却对她的举动,心中颇有赞叹。只是碍于走的那个是同行,不好脱口说出。

今天的新闻本来就是要出头版头条的,他们都已决定好,要把这一幕感人的场面也写到报道中去。有小学生教学,还有人美心美的女同志救人作噱头,报道的精彩性可想而知。

最后再加上饿晕的学生,喝了些小球藻原液,很快就恢复正常,甚至可以起床走上两步的内容,会更有轰动效应。

***

李向阳最近很是烦心。

他在东方红公社建的育藻池,已经收获好几次了。每次,他都用特制的储水车,把育藻池里的小球藻连藻带水一起运到县里,用安放在县委仓库中的离心机和干燥罐进行处理。

这样就能得到不少的小球藻干粉。

可他是这么做了,其它公社的人却对此毫无兴致。

他们一把小球藻培育出来,马上就开始分给社员们煮水喝……

“这样不合适啊,要制成干粉才好。制成粉了,池子里的小球藻才好更新换代,重新繁殖。你们这样慢慢喝,得喝到哪百年去了?”

对于此事,李向阳批评其它公社的小球藻项目员好多次了。

但他们都觉得,反正有十个育藻池,自己公社的人再怎么能喝,也够喝啊。干嘛还要花那么大劲儿,弄到县城里制成干粉,再储存起来呢?

其实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储存粮食的习惯。他们之所以没有积极主动性,说白了,就是不乐意“交公粮、卖余粮”!

连夏收和秋收,打的粮食都只能留下定量口粮,其它的全部上交粮库,这个小球藻肯定也是这么回事嘛。

寻常年代,不涉及到生死大事,国家又一直宣传社会主义好,上面喊交粮,大家也就交了。毕竟,谁没有点爱国情怀呢?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旱灾还没过去呢,育藻池的水留在自己公社不好吗?非要捣腾到县里去,弄成了干粉,能不能再拿得回来,还是未知数呢。

还真别说,这些人还真猜对了。

上面就是有那个意思。

现在每个公社都建了十个育藻池的。一个育藻池每56天就能产60公斤100公斤的干粉,10个池子就是600公斤1000公斤!

那21个公社,就能产12600公斤21000公斤的干粉!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些公社56天,就能产出满足252万人420万人1天食用的小球藻干粉来!

可原本能救那么多人的小球藻,却被各个公社压着不交,你说气不气人?

最新小说: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洛水沉烟(np) 日落江湖白 情迷1942(二战德国)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合租的弟弟竟是擦边网黄 【强制np】人生存盘失效后 霍格沃茨的黑魔王就业指南 妾室娇软妩媚,太子甘愿诱哄 二流情人(年龄差,年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