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童贯来援
“赵贤弟文武双全,实在是……老夫为官二十载,见惯天下事,也不曾见本朝有如此人物。佩服!佩服!”
半个时辰后,随着湖州城外的战场被打扫干净,湖州知州魏宪亲自出城迎接,还让城中富户准备了百十瓮美酒劳军。
一看到赵子称策马而来,魏宪就激动地迎上去,亲自斟了满满当当一大碗美酒,口中对赵子称百般称颂。
魏宪旁边的其他几个湖州地方官员,包括本州的通判、团练,吴兴的知县,也都对赵子称拱手膜拜,丝毫不敢以官职高低论礼数。
实在是赵子称今日的表现,太过炸裂,这些文官武将全都被镇住了。
一天之前,这些人还在担心“贼势日炽,不知湖州军民能不能逃过此劫”,仅仅一天之后,援军救兵就如从天而降、天神下凡一般,把全城全州的军民都拯救了下来。
赵子称亲自锦袍玉带、挺枪跃马的英姿,几乎立刻成了全城谈论的焦点。
两千人冲一万人,一战而定,一上来就万军之中取敌军主将首级——虽然是敌军主将自己轻敌,想要喊话对骂,自己送上去的,不用冲进万军深处才能杀到。
但一个文官的武艺,能机缘巧合杀了邓元觉,仅此一点,已足够惊世骇俗,提振一州人心。
更何况,懂行的人都看得出来,从治军,到战略,到战术,赵子称都做得很好。至少比弱宋原本的南方武官们要好得多。
赵子称被一堆文武围着敬了好几碗酒,略显疲态,这才表示自己已经乏了。
魏宪连忙表示:“都是我等疏忽了,贤弟快请进城,好生歇息才是。来人,给将士们都分犒酒肉!”
魏宪领着赵子称进城歇息,设庆功宴款待,一番酒肉之后,他很快就问起赵子称下一步的打算:
“听说方腊贼军主力,依然集结在杭州,已将杭州团团围困,连城池是否已被攻破,我们都不得而知。贤弟可有打算带兵南下、救援杭州?”
赵子称放下酒杯:“我军连战苏、湖二地,早已筋疲力竭,今日之战能胜,全凭那一口气撑着,我部下将士已连续多日不曾得到休整了,怎可再战?
但若是休整数日后再进兵,又违背了朝廷法度,我不过是权摄苏州通判,追到湖州已经是借着‘追杀石宝残部’的名义来的。等邓元觉残部彻底撤回杭州与方腊会合,我要追击出境都没理由了,贸然用兵只会被朝廷法度惩处。”
魏宪也很清楚大宋的法度,刚才他只是一时兴奋没往那方面多想,但赵子称一提,他就立刻回忆起来了,所以马上就不再劝赵子称用兵,只是感慨:
“朝廷不但对武人控制极严,便是贤弟这样文武全才的文官,也是处处掣肘。
唉,但也没办法,谁让自前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武人谋反太过酷烈呢,我大宋了百余年为这些教训还债,武功积弱一至于此。
何况贤弟还是宗室,身份敏感。方才是我失言了,不该怂恿贤弟自陷嫌疑的。”
魏宪很懂历史,他知道大宋目前这样的制度选择,是迫不得已的,但他从个人倾向上,又希望多一些赵子称这般奋不顾身、以家国天下为重的英雄豪杰。
这一刻,魏宪是真心觉得,赵子称或许是刘玄德那般的英雄豪杰,他匡扶宋室的至诚,也绝对堪比刘玄德匡扶汉室。
赵子称见魏宪消沉,反过来安慰他:“魏兄也不用急,事情不是我们能改变的,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本职。至于救不救杭州,我看要等童太尉那边的消息了。
前阵子朝廷旨意送来的时候,就提到官家已经让童太尉领西军、禁军十五万南下。算算日子,大军行军不易,主力应该还没赶到江南。但谁知其骑兵先锋,或是童太尉本人,有没有先行来江南坐镇呢。
我们还是多打探,多请示,看看镇江、金陵那边有没有消息过来。大军南下肯定得走运河,童太尉抵达江南,第一站必然是在镇江过江。”
魏宪点点头:“贤弟所言甚是,我们还是等消息吧。对了,听说贤弟之前还越权……我是说,用官家所许的‘便宜行事’之权,杀了朱勔?此事虽然大快人心,也激励了士气,但朝廷肯定会责罚。现在童太尉快来了,也要先想好说辞。”
赵子称人正不怕影子斜,傲然道:“我为天下苍生计,何惜一己私利、仕途荣辱?这次要不是临阵杀了朱勔,激励起周遭各州的民心士气,苏州和湖州、秀州等地,能挡住方腊么?说不定这三州之地,都已落入贼手了!清浊忠奸,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说。”
赵子称说完,还大义凛然地起身一振衣袖,一副慷慨从容的大无畏之状。
魏宪听得肃然起敬,不由热泪盈眶:“我大宋宗室中,有贤弟这般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忠义圣贤,实乃天下苍生之幸!我自然也会秉公直言,向官家上书,向童太尉说明江南民情!”
……
此后数日,赵子称带着林冲等人,在湖州暂歇养兵,调治伤员、整编收拾俘虏,一切无须赘述。
不是他不想立刻救杭州,而是他一来暂时确实没余力,二来朝廷制度把他限死了,他没这个权力。宗室带兵本来就是大忌,要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驻地、被迫防守反击,正常情况下根本就不容许赵子称这种敏感身份沾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