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我赵子称,打钱
赵子称暂时没有和慕容家的人说太多,只是大致勾勒了一下自己的浅层计划,然后就去休息了。
连日的舟车劳顿,加上回来后连续应付朱勔和李知县,已经耗费了他太多的精力。
而且严格来说,在姑苏这地方,要想做成事情是很不容易的。
所谓三生不幸,县城附郭,姑苏县作为苏州的首县,赵子称头上不光有本县知县,还有苏州的知州赵霖、通判魏宪,想要做点事情,得协调的关系实在太多了,还不如先稳一手做好自己。
赵子称跟这些人都不熟,前世读史书也没读到这些小人物的事迹。
他只能根据现有的公开信息,知道赵知州在兴修水利、整顿运河漕运方面,非常配合应奉局,给石纲运输提供便利。但也因为修河了不少钱粮,赵知州在本地富户之间的名声并不太好。
而通判魏宪则在这堆徭役事务上,跟应奉局有冲突。历史上此人后来被朱勔排挤,做到今年年底就做不下去了,降职召回京。
但也算是走运,因为来年方腊造反、朱勔被贬斥,皇帝想起有这么一号人物原先跟朱勔不对付、在当地比较得人心,就给他反升了半级,放回隔壁的常州当知州。也算是火线任命、指望他稳住人心抵抗方腊的蔓延——当然这一切细节赵子称都不知道。
他现在只知道赵知州跟朱勔关系好,魏通判跟朱勔关系不好。
……
赵子称在慕容家歇了一夜,次日起来,洗漱过后,正要用早饭,慕容妍就过来,说母亲有事要跟他深谈,请他过去一起吃点。
赵子称也不客气,就大大方方来到后院,拜见了段语嫣。
段语嫣已经从女儿那里,听说了他打算韬光养晦的路数,好意关心道:“县君来苏州也不算久,如今终于顺利上任,为官之道,老身也不敢置喙。不过听妍儿说,你是打算只分管徭役文教等事,其余诸务任由李知县处断,绝不插手。
徭役、水利等事,所需钱粮甚多,过去两年,赵知州和魏通判,也都为这事儿闹过不少摩擦。你只管徭役水利,却不问税赋,又要如何做事呢?”
段语嫣的语气,比之半年前又谦虚了不少,还没说正事儿先迭了一层甲,说自己“不敢置喙为官之道”,但后面该说还得说。
若是半年前,根本不需要迭甲。
赵子称倒是没拿对方当外人,还是很和气地说:“若是旁人问及,小侄自然不敢妄言,伯母却不是外人,我的想法么,该用钱粮的地方,还是要问本地富户摊派,但不能乱摊派。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小侄有两个想法,一个是以借贷代替强行索要,筹款时给富户如实开具借据,将来必须偿还。二来么,也是拿出一些许诺作为抵押,具体一时也说不清,见机行事了。
比如,劝诱本地富户,我将来会全力劝阻朝廷在本地征收石纲的规模,甚至最终废止。但希望将来能免于石纲之祸的富户,先借一些钱粮于我。”
赵子称自忖,他已经有了羽绒被服的技术,可以把水禽的羽毛除骚防腐,这东西扩大生产后,是一笔财源。另外自己搞园林用的水泥仿石技术,之前在将作监搞的嫁接木技术,或者将来再弄出些什么技术来。
这些东西都可以拿来和主动配合的苏州富户合作,让他们放心借钱给自己办大事。
至于他提到的后一点,他也是打算打个时间差,通过未来的石纲减免好处,来说服本地富户在其他税赋和摊派方面更加配合自己,抓大放小——当然暂时肯定没什么人会相信他的,想得有点远了。
你赵子称算什么?你说你会设法减少石纲,就能减少石纲?皇帝凭什么听你的?
不过,赵子称可以逐步从最信任他的富户圈子里开始画饼。只要亲近的人信了,愿意支持,愿意相信他的眼光跟他赌这一把,雪球就能越滚越大,那就不是庞氏骗局了,而是真的能兑现的饼。
也别觉得这种事情异想天开,赵子称毕竟是宗室子弟,身上渐渐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传奇色彩和好名声,相信他的潜力、相信他的眼光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当年刘备起家时有什么?不也是一无所有,只有人格魅力加一个旁支到不能再旁支的汉室宗亲招牌?但张飞就是能拿出家财跟他干,还有贩马富商苏双、张世平也是不计回报拿出巨额投资。
刘邦起家之前更是连血统都没有,只有仗义的人设,去给吕公贺寿时手写个“贺礼万钱”的白条,人家就能全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