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作监衙门的人听说是补发的石纲送来了,原本似乎打算作势刁难,还责骂了几句“为何迟误了足足一个月才运到!同纲的其他九条船一个月前就到了!”
但赵子称不卑不亢地解释了,对方也没进一步发作,只是先签了接收文书,吩咐他们:
“让船走护城河绕去东北门,到艮岳工地上交割,那么大的假山,拉到衙门我们还得给你再拉过去不成!”
赵子称也不和这些难缠小鬼计较,又跟杨志押着运假山奇树的船只,走护城河转入景龙江,最后在景龙门内卸货。
景龙门内,便是艮岳的施工地了。
赵子称一行抵达的时候,艮岳工地上一派繁忙,不光有大量的工匠、力役在干活,还有大群的禁军兵士和皇城司的人巡逻维持秩序。
“看这阵仗,似乎是有重臣来视察进度?”杨志远远看见工地上有一大群人走动,戒备严密,便这般猜测。
赵子称也觉得有理:“有可能,或许就是林灵素的案子,对艮岳有影响,所以有朝中重臣亲自过来看看工程进度。一旦陛下问起,他们也好有个应对。”
到了工地上后,原本按例至少要一名将作监丞出面、验收石纲运来的假山等物。
但将作监的高层似乎都去陪同视察了,最后只有一名叫贾谠的主簿来验收。
为了今日的验收,朱勔派来的都管陆渐,提前给了赵子称几百两金子,这也是朱勔吩咐的,允许他为了今日之事打点——
因为杨志第一次沉船的时候,这座假山被碰撞磕坏了几个角,朱勔后来是重新用加速水蚀的办法做旧过的。朱勔也怕将作监有懂技术的高人,能看出其中破绽,所以特批了一小笔经费用来堵嘴。
眼前这个名叫贾谠的将作监主簿,果然也是个搞工程出身的,非常懂行,拿眼睛一扫,仔细凝视了几个点,便眉头一皱,压低声音喝到:
“大胆!这是给陛下的贡品,怎么还有磕碰损坏!”
杨志不擅长跟文官打交道,被这么一喝,顿时有些心虚气短。
赵子称倒是知道,对方如此无非是想索贿罢了,若是真要闹大,肯定会大声喝破,不至于这样压低声音了。
赵子称只能从袖子里塞过去几个金饼,然后陪着小心周旋:
“贾主簿真是认真负责,不过这座假山,确实是天生长得如此。再说了,朱相公在梁相公、刘大匠那里,也都有招呼,他们都是知道情况的,贾主簿何必让大家为难呢。”
他提到的梁相公,自然是如今有“隐相”之称的大宦官梁师成了。
赵佶一朝,如今有四大顶级权臣,
外朝文政为首的自然是太师蔡京,其次是御史中丞、少宰王黼。
内朝的宦官,则以掌兵权的童贯为首,其次是负责营建内务的梁师成。
皇帝自前年(1117)开始修艮岳,整个工程的资源调度统筹、进度监督,都是以梁师成抓总,下面具体交将作监各级官员去办。
四大权臣当中,蔡京和童贯原本关系还不错,但近年来为了争夺话语权,也多有摩擦。世人皆称蔡京“公相”,称童贯“媪相”。而梁师成和王黼倒是向来关系不错,二人经常互通消息,互为朋党。
这些都是公开的信息,谁都知道。
赵子称搬出梁师成和将作大匠刘赓,也是暗示贾谠见好就收。
贾谠几大块金饼入手,果然没再坚持,只是又看了赵子称一眼,便签收了:“这次便信了你们,以后也要小心。”
他心里也清楚,这几座假山做旧得不错,除了自己这种非常专业的技术人才,别人是看不出破绽的。等到修进院子里之后,再在做旧处堆土点缀些木,哪里还看得出来?
贾谠这人,平时也没机会捞大的,因为他只是个主簿,一般日子轮不到他来验收。如果不是今日有重臣视察,刘赓刘大匠要去陪客,这种场合都是刘赓亲自来验收。
对贾谠而言,权力就那么几次,不捞一下可就过期作废了。
赵子称见对方见好就收了,也知道这人容易说话,便借机问道:“今日不知是何人视察?还请上差明示。”
贾谠撇了撇嘴,故作高深地以袖掩面,低声道:“算你们运气好,本官肯为你们遮掩,今日要是喊破了此事,你们一个个都吃不了兜着走——
说出来也不怕吓到你们,刚才过去的,正是梁相公和他的亲随们!一会儿他们肯定也会过来看这边的情况,你们都小心些应对!不然就快走!”
赵子称心中一动,居然在这里遇到了六贼之一的梁师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