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 > 都市言情 > 朕才是宋世祖 > 第30章 抵达汴京

第30章 抵达汴京(1 / 2)

第30章 抵达汴京

看到“蔡州兵马都监呼延”这面旗号时,赵子称立刻就反应过来,对面的是呼延灼。

《水浒传》里,呼延灼的官职是“统制”,不光呼延灼,还有诸如秦明等很多武官,在被裹挟从贼之前,都是统制。

但统制这个官职其实是南宋时才设的,后来元朝也有。也是因为战乱年代,为了统一调度诸州兵马协同作战,不得不增设,施耐庵是元朝人,就按后来的经验写了。

北宋的时候并无统制这一职务,倒是有很多级别不同的兵马都监。

如果兵马都监前面加上“行营”二字,那么其职权倒是跟后来的统制官相近似了。

行营兵马都监可以节制多个州的禁军,统一军令协同作战,也不会被地方上的文官管辖节制,只有朝廷中枢,包括枢密院和兵部,才能对他们发号施令。

如果不带“行营”二字,那就是普通的管某一个州、府禁军的兵马都监,算是“副州级”。理论上跟地方上的知府知州应该是文武两条线,互不统属的。

实际上因为宋朝的重文抑武,知州往往可以给州兵马都监下任务,只是不太会干涉具体的军事指挥。

《水浒传》里,秦明在青州的地位就相对低下,知府慕容彦达想怎么发号施令使唤他都行。

一般来说,州都监管本州的禁军,州团练管本州的厢军。以此类推,后来武松血溅鸳鸯楼时一口气杀了张都监和张团练,等于是把孟州的禁军厢军主官都同时端了,确实算是泼天大案。

如今的呼延灼,旗号、职务里并不带“行营”二字,那他就是只执掌蔡州一地的禁军防务。

这个地位,比之前赵子称遇到过的梁家等军方人物都要更高一些。

之前赵子称最多只跟州府厢军团练体系的正副主官打过交道,却还没跟州级禁军主官交往过。

以他现在的身份,指望收服呼延灼肯定是不可能的,引为合作者也比较难。

只能是先以礼相待,结个善缘了。

……

确定了与呼延灼交涉的基调后,赵子称临时又勒了勒裤腰带,把犒军的礼物加重了几分,然后才跟呼延灼相见。

这次的情况,和在镇江时完全不同。在镇江时,梁家的职责就是巡查江防,在长江和运河的渡口发生水贼劫案,本来就是梁家的工作没做到位。

相比之下,呼延灼的职责所在,只是确保蔡州不出事儿,小股贼寇劫掠乡野,他能击退就算是尽到职责了。何况这次的战斗,最后确实是靠呼延灼出了大力,给贼人致命一击,不像之前梁家,如港片里条子那般姗姗来迟。

所以,呼延灼完全不欠赵子称和杨志任何东西。

赵子称也就非常礼貌,一见面就让身边那几个慕容家丁捧上礼物,还商业互吹了一番。

“此番多亏呼延将军来得及时,些许山贼才没能酿成大害。我等有差遣在身,这位杨制使要押运石纲进京。手头一时没有准备,些许薄礼,给弟兄们酬功抚恤,休嫌轻微。”

一个慕容家丁便把一个装着二十根银铤、一小袋珍珠的托盘递到呼延灼面前。

一边送礼答谢,赵子称也一边借机观察对方形貌神态。

呼延灼三十来岁年纪,须髯戟张,毛发浓密。

腮帮子和唇上的短髯跟张飞似的,一根根如同钢针。但下巴上的胡子又膨大累赘,密密麻麻蜷曲一大坨。虽然形容有些丑陋,但确实看着威武。

呼延这个姓,本就有一定的南匈奴和鲜卑血统,也难怪有近似于白人和亚洲地区老毛子的大胡子了。

呼延灼接了银子,见赵子称一个文人却如此礼貌,也对他略有几分好感,便问起他身份。

赵子称也都如实说了,言辞很谦虚,并不夸大,也完全不提“我此番去了汴京,很快能被授官”。

呼延灼乍一听,没听出赵子称身份的厉害之处,只当他是个在太学进学略有小成的宗室,是靠血统的。呼延灼也就只是公事公办地尊敬他一下。

不过,一旁的杨志却没赵子称那么谦虚。赵子称不屑于卖弄的那些厉害之处,杨志一股脑儿都帮他说了。

“呼延将军,赵公子虽是文人,更兼好武知兵讲义气。这一路上,他亲手杀的贼人,没有十几个也有七八个了。还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昨夜要不是他见机得快,让我们果断撤回淮河水面上,避免被贼人围攻,我们怕是都撑不到你的援军抵达了。”

呼延灼这才眼神一闪,不再把赵子称视为普通读书人公子哥。

“没想到赵公子还是文武全才,真是难得。”

赵子称和煦地摆摆手,并不以为意:“诶,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呼延将军昨夜一战,怕是就击杀了数百贼人吧。我们这支船队,加起来也有两三百号人手,不比呼延将军带来的兵少了,一个月杀的都没将军一夜多。”

呼延灼难得受到文人尊敬,也稍稍有些得意:“那不过是我占了骑兵之利,而且我赶到时,那伙贼人已经血战多时,士气衰弱,加上他们不知我虚实,才被冲垮了。赵公子和杨制使才是打硬仗的。”

赵子称原本就对呼延灼的骑兵有些好奇,便借机把话题转移过去:“可能让我观摩一下将军的骑兵么?承蒙搭救,正好向将士们致谢。”

呼延灼连忙道:“尽管自便。”

赵子称便让人捧来几坛船中存着的酒水,一些大碗,他亲自跟呼延灼带的那群军官、骑兵交谈了一会儿,给每个队率以上的骑兵军官都亲手斟了三碗酒,说些赞许的话。

军官们看他气质,虽然不曾穿着官服,但也知道他是个体面读书人,定有功名在身。后来得知他还是赵家宗室,内心愈发与有荣焉,接过赵子称递来的酒时,一个个胸膛挺得老鼓,肺活量都吸满了。

“诸位都是好样的,我大宋的骑兵,若都能这样用命操演,遇敌则先,何愁西贼辽狗!”

不过敬酒的过程中,赵子称也稍稍发现了一些令他失望的地方,呼延灼的骑兵虽然相对精锐,但也并不是什么逆天的存在,而且并不存在小说中的“连环马”,只是一些装备还算不错的重甲骑兵。

施耐庵写连环马,应该是受到了后来金国的铁浮屠影响,如今金人的铁浮屠还没流传开来,中原政权是不会选择连环重骑兵的,那东西昂贵,效率和灵活性也有问题,以汉人骑兵的骑术和技战术水平,强行搞连环马未必是好事。

另外,仅仅几句攀谈之间,赵子称也又发现了一个令他叹息的事实,那就是哪怕呼延灼这样的武将,也一样在吃空饷,而且吃得还更严重。

他本以为今日增援而来的这一两百骑,最多是一个营的编制,一个指挥使就能指挥得了。问过之后,才知道这里已经是两个营了,加起来才一百五六十骑,也就是平摊下来一个营才八十骑。

大宋的额定编制,骑兵四百人一营,八十骑就等于是八成的空饷,实际员额只剩两成。

最新小说: 如是说(先婚) 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虚拟帝国从游戏开始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隋唐上将军 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 成人礼(万人迷) 先来后到(1v2) 扶贫综艺下乡,我的才华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