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战前。
很多部队餐餐吃肉。
没办法,平时部队自己搞生产,养了猪和鸡鸭这些东西。
现在一喊打仗,这些牲畜都没人再继续养它们是个问题,自己能不能活着回来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可劲的吃。
而战后,虽然没有自己养殖的了。
但却有从越鬼子境内缴获的。
很多之前我们援助的食品,肉类被运回来之后,分发前线各部队继续加餐。
这种情况下,现在再看这清水面,说这边伙食差自然也不算错。
可这只是楚安等从一线下来的干部学员想的。
十几米外,还没有军装的地方学生也排起了长队。
他们那眼珠子可一个个瞪的贼大。
楚安都看到不止一人在队伍中垫着脚,瞪大双眼盯着前面的行军锅。
他们可还没吃叼嘴。
刚从家里到这边的他们,还和入伍前的楚安一般。
粗粮红薯都无法管饱,饥饿常伴的他们,面条绝对是好东西。
很快,楚安也拿着饭盒打了碗面条。
虽然没有荤腥,但他重生后饭量一直惊人,胃口也很好。
午后,又有一批人过来了。
随后到晚上,楚安他们这些干部学员来了将近七十人。
“该死的越鬼子,无所不用其极,女人装孕妇,手枪和手雷藏在肚子里面,我连长就是这么牺牲的!”
“咱们这一战其实太吃亏了,不占地利,没有人和,加上咱们的兵缺乏实战经验,我们连,第一天伤亡了一半,几近失去战斗力!”
夜色笼罩下,休息了一天的三号宿舍内,大家开始对各自在前线的经历聊了起来。
话题很沉重,烟,更是一根接一根。
不止他们,门外,本来准备来慰问一下学员们,顺便找大家聊聊的郜立伟现在也静静的靠墙站着在听。
更甚至,不久后的焦义华也来了。
带战争中走出来的学员,他们也是第一次。
没经验的他们,现在听到这些用鲜血铸就的故事,内心同样情绪莫名。
次日,陆续再次有人过来。
而且这一天过后,人基本全部来齐了。
淳朴的年代,大家对于当兵的热情都无与伦比,更何况是上军校。
不过当天依旧没搞什么训练,因为当天到的人也需要休息。
一直到二十六号。
这本来是最后报到的一天,但楚安他们干部学员因为昨晚全部到齐,所以一大早哨声响起后,军校训练生活正式拉开帷幕。
“一班,你们负责这一片,今天必须全部开垦出来!”
“二班,图纸给你们了,水沟今天必须修好!”
“三班.”
军校生活的帷幕拉开了。
但和大家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大早上还操练了一下队列,甚至回来还检查了一下大家的内务。
可早餐过后,正式的操课时间别说发书上课。
军事训练都没有,枪械武器什么也没看到。
有的只是各种干农活的工具。
开荒,种菜,修水沟,平场地
这就是他们军校生活的第一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