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该国购买和使用的都是德国产品。而且德国在此地已经耕耘了三十多年,口碑无可撼动。
如何打破垄断局面,就成了本次考察的重头戏。
许一山得知驻非洲代表处的同志与当地政商界的关系都不错。便提出想见当地政商代表。
在代表处同志的安排下,许一山第二天便与徐斌两人去拜会了当地政府的主要官员。
许一山提出,衡江集团与德国企业来一次实操比武,谁败谁退出市场。
地方官员一直拖着不肯表态,许一山不得不祭出最后的杀器。他表示,只要衡江集团产品获准进入当地市场,衡江集团将以捐赠的形式,一次性捐十台新型拖拉机给当地政府。
对方终于答应,让双方准备,两天后展开比武。
回来的路上,徐斌笑着说道:“老弟,你这手笔很豪啊。一口气捐十台拖拉机,这笔费用不低啊。”
许一山笑道:“老徐,我们不是以衡江集团的名义捐。要捐,必须通过外交途径捐。这样就不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捐赠关系了。而是政府对政府的关系。这对提升我们的国家形象很有帮助。第二,用十台拖拉机的代价,换取一个地区的市场,这笔账我算得清啊。”
在这次考察,许一山摸清了一个套路。一个产品要想进入别国的市场,首先要取得市场准入证。没有市场准入资格,再好的产品也只能站在门外叹息。
原江山重工销售足迹遍及全球,却因(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cc。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iquy.cc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