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意不提“投资”两字,是因为他留了一个小心眼。这批被迫产业转移的企业,并非什么高科技产业,也非技术含量很高的企业。
他们大多数只是给人代工的企业,尽管有点企业体量很大,但还是逃不脱没有核心技术竞争的尴尬。
真正高科技产业,沿海地区怎么会拱手送走?
企业的格局决定老板的格局。因此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怀着一个想法,认为别人对他们热情、客气,是因为眼睛盯着他们的钱袋子。
许一山只用“考察”,绝口不提“投资”,让他们多少有些意外。
互递名片过后,许一山粗略统计了一下。一共十五家企业,其三家是做镀珞的,一家造纸,余下的都只是一些电子加工之类的小企业。
他首先将造纸业排除,毕竟这是个污染极大的产业。茅山县青山绿水,如果让他进去,不用多久,必定污水横流。
虽说现在对污水处理有一整套的设备,但那些东西一般都只当摆设。因为一旦运转起来,成本之高,可能会超出产业的利润。
至于镀珞的三家企业,许一山本想排除他们在外,偶然心里一动,便保留了下来。
没人想到许一山心里还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只是这个(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cc。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iquy.cc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