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斗精神抖擞地去量数据了,墨线弹在木头上,“铮”、“铮”,一声一声清脆的鸣响。沈乐微笑起来,抬手按在龙骨上,微微闭眼:
“来,让我看一看,你曾经的样子——”时光悠悠倒转。到现在,沈乐已经不用把物件修复到一定程度,也可以模模糊糊地窥见它曾经的模样:
先是一棵树,被砍倒,被锯开,被运送到船厂。堆栈里堆着,缓慢地经受风吹日晒,暑往寒来。
一年,两年,三年,直到树干上长了层层叠叠的蘑菇,蘑菇又被一次一次铲掉,才被选材的老工人指指点点,敲敲打打,点头认可。
然后,又是锯,又是刨,又是凿,又是削……
造成一根笔挺挺,沉甸甸的大龙骨,一看就是风里雨里,能够扛住大浪的!
沈乐紧闭双眼,在冥想世界里,细细观察那龙骨的模样。长,宽,高,微微的弧度,向两侧展开的样子。
古船的营造工艺,是从船底中心龙骨板开始,逐渐钉连两侧船底板、船外板等,这块中心龙骨板格外重要。
冥想中,沈乐甚至能够看到,当初一根墨线弹在龙骨板上,定下中心线的场景。
那根中心线,在无数道工艺之下,在船只多少年出入风浪之后,在无数船员的踩踏之后,早已经消失在时光中,再也看不见。
但是,古船自己记得,龙骨记得,甚至,船舱当中那片阴森森的,不知道是鬼还是什么的存在,也记得。
沈乐睁开眼,伸出手。指尖落在龙骨前端,侧转,指甲抠在上面,往左挪一挪,再往右挪一挪——
“郑墨!”
他喊:
“在这里落一下,我对面再给你一个位置,弹一条线出来!”
【好嘞!】
小墨斗欢欣鼓舞地飞了过来,按照沈乐的要求,在龙骨上弹出一条墨线。
沈乐搬过激光水平仪,和龙骨对准,开启设备:
“嗯……看上去,确实有点歪了……”
龙骨记忆中的那条中心线,和激光水平仪给出的,龙骨现实中的中心线,很明显,已经有些不重合了。
哪怕只是轻微的不重合,这根龙骨,也需要矫形。
“没错,是要矫形。”屏幕对面,博士师兄哗哗地发了一堆资料过来。
什么《中国古船外板端接同口结构的力学分析》,什么《菏泽古船保护修复》,什么《蓬莱四艘古船保护技术解析》……
沈乐真是谢谢他,没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力学这些玩意全发过来。
说起来,他们搞古建筑修复的,这些课也都要学,并不需要从头再来一遍……
“你知道该怎么矫形吗?说起来比较简单,就是要先把需要矫形的部位,进行回潮处理——”
他停住话语,左看右看,很明显,是在透过摄像头,看工厂里的所有设备:
“你连处理这些木料的地方都没有!你要不然再扩一块地吧!这些木料,全都要让它吸收水分,然后再脱水的过程中,慢慢矫正,才能不掰断的!”
沈乐只好看着他笑。他确实没地方处理这些玩意,真的要处理,怕是得去租个木材厂——
关键是,他还没考虑好,到底要不要折腾这么大。
“回潮以后,用钢管、木砖、木楔子、形夹这些东西,要么顶,要么压,把变形的船板给矫回原始位置,再用不锈钢螺杆将外板固定。
这可是个大活儿,你真不要人帮忙?我们当初修复这艘船的时候,至少七八个人一起上的!”
沈乐微笑起来。他冲着屏幕挥挥手:
“没问题,我先想想怎么做。真要帮忙,肯定不会和你客气的!”
他信誓旦旦地承诺了一堆,挂掉视频,却在厂房里绕了一圈,选择了最小的一块船板。
这是一块薄薄的垫板,不到十厘米厚,在船板里面已经算得薄了;
应该是垫在隔舱板和船肋之间,经受了巨大的暴力,大幅度扭曲变形,幸好还没有彻底断成两截。
沈乐指挥小家伙们,在厂区角落里挖了一个池子,灌满水,再指挥藤蔓把垫板放进去;
倒了巨大的一瓶营养液,看着那绿莹莹的液体在水里散开,把整个水池染成浅绿。
然后,他趴在池边,一只胳膊探进水里,指尖按到垫板上:
“来,你还记得你曾经的模样吗……试试看,试试看能不能吸收这些营养,能不能长回原来的样子……”
水池里,盈盈的绿波轻轻动了一下。整块木头先是染上一层薄薄绿意,然后湿润、湿润、一点点湿润。
沈乐小心地控制着它变化的速度,务必不能让它长出根茎,长出枝叶,就地变成一棵大树:
这玩意儿,和他在巴黎修的那些“圣器”不一样!
它的力量还很薄弱,又拆开了,只是一块木板,它的灵性很微弱,需要我好好引导!
“啊……什么时候能长好啊,我都快趴僵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