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崇祯:什么情况?祖宗的烂摊子都要算到朕的头上?
面对崇祯的疑惑,朱慈烺嘴角噙着一抹自信的笑意,从容的答道:
“父皇放心,儿臣自然是有办法的,不过待会儿还得劳烦父皇与儿臣合演一场好戏。”
演戏?
崇祯听闻这话,满脸尽是疑惑之色,他实在搞不明白朱慈烺到底要做什么。
不过伴随着朱慈烺接下来的解释,崇祯这才恍然大悟。
简单来说,就是崇祯要借着大明宝钞贬值严重这一状况在大臣们面前大发雷霆,然后责令他们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而大臣们面对这几百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难题必然是束手无策,根本拿不出办法。
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朱慈烺出场的时候了。
虽说这办法看起来不算高明,甚至有可能一眼就会被人看穿,可只要能达成推进货币改革的目的,那也无所谓了。
再说了,内阁和六部的大臣们也都不是傻子,就算他们真的一眼看出来了这一切都是崇祯和朱慈烺演的一出戏,他们敢直接挑明吗?
自然是不敢的!
毕竟当众让皇帝和太子下不来台,这种事情只是想想就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崇祯也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门道,脸上瞬间就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随后说道:
“这倒确实不失为一个法子!”
“罢了!为了大明的未来,朕就再陪你演一场戏吧!”
就这样,崇祯最终认可了朱慈烺的计划,并且决定全力配合他演好这出戏。
于是乎,就在当天下午,崇祯直接下旨紧急召见内阁、六部以及各个部门的重要大臣,齐聚乾清宫共商国事。
就连英国公这个闲散勋贵也在被召之列!
这些大臣们接到圣旨的那一刻,个个皆是一头雾水,心中满是疑惑。
因为这般大规模的召见重臣可是极为罕见的,显然崇祯应该是有至关重要的大事宣布。
于是大臣们不敢有半分耽搁,一个个马不停蹄的就赶忙朝着乾清宫赶去。
等赶到乾清宫的时候,他们瞬间就看到了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以及站在崇祯身边的朱慈烺。
众人赶忙下意识地整了整身上的朝服,然后神色恭谨的俯身行礼道:
“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崇祯随意地挥了挥,语气平和地说道:
“都起身吧,坐下说话。”
随后自有太监搬了一张张椅子放在两旁,待众人们纷纷落座,崇祯这才微微正了正身子,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神色郑重地开口道: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要商量一件关乎大明兴衰的大事。”
大臣们听闻此言,彼此间交换了一下眼神,眼中满是好奇与揣测。
因为他们实在想不通眼下还有什么关乎大明兴衰的大事?
辽东刚刚获得大胜、欠税的事情进行的如火如荼,国库和内帑的银子和粮食多的都快放不下了,实在让人难以猜到崇祯到底说的是什么事情。
难道是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事情?
看来应该就是这样了!
仔细想想,现在唯一能涉及到大明兴衰的事情,也就只有这么一件了!
想到这里,兵部尚书李邦华不由得变的郑重了起来,准备迎接崇祯的盘问。
毕竟兵部主管天下兵事,李自成的事情兵部脱不了干系!
其他人大概也是想明白了这点,一时间看向李邦华的眼神不由得带了几分同情。
在他们看来,李邦华这次肯定是要挨骂了!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的目光却是陡然定格在了户部尚书倪元璐身上。
然后直接质问道:
“倪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必然对财政货币之事了如指掌。”
“朕且问你,当下这一贯大明宝钞,在市面上能兑换多少铜钱?”
倪元璐闻言,顿时就愣住了。
事实上不止倪元璐愣住了,在场的其他几位大臣也都愣住了。
他们原本以为崇祯之所以会召见他们,应该是为了商量李自成农民起义的事情,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是关于大明宝钞的事情!
而且大明宝钞这玩意儿怎么就和大明兴衰扯上关系了?
不得不说,这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
倪元璐很明显没料到崇祯会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一时之间大脑一片空白,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崇祯了。
事实上,关于朱慈烺决心改革大明货币一事,倪元璐这个户部尚书一直以来都毫不知情。
至今为止,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屈指可数。
火器研究院的那几位老臣倒是知道,不过他们深知此事干系重大,自然也是守口如瓶,不敢向任何人透露。
再者,负责印制大明宝钞的宝钞提举司虽说隶属户部,却有单独的衙门。
这个衙门平日里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不过是个被人遗忘在角落的小部门。
唯有在印制宝钞之时才会忙碌起来。
所以倪元璐根本没在意过,再加之朱慈烺刻意隐瞒消息,倪元璐自然对朱慈烺近日以来做的事情一无所知了。
但倪元璐毕竟也算是一个官场老将了,所以短暂的愣神之后还是迅速反应了过来。
紧接着,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脑海中不断浮现着自己最近了解到的各种信息。
片刻之后,他这才硬着头皮回道:
“回禀陛下,根据臣的了解,如今在市面上,一贯大明宝钞大概能换六十文钱。”
嗯,不得不说,相较于之前大明宝钞兑换铜钱的比例,大明宝钞的价值确实是稍微涨了一些。
从五十文涨到了六十文。
归根结底,主要是因大明在辽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极大地振奋了民心,大明宝钞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不过当然,也仅仅只是上涨了十文钱而已,并没有什么卵用!
与此同时,崇祯在听闻了倪元璐的回答之后,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眉头更是紧紧皱起,显然对他的回答很不满意。
下一秒,崇祯厉声质问道:
“什么?一贯大明宝钞竟只能兑换六十文铜钱?”
“大明宝钞贬值到这般田地,你这户部尚书是干什么吃的?”
倪元璐听到这话,瞬间犹如五雷轰顶,差点惊得站起身来。
他心中简直是委屈到了极点,这大明宝钞贬值成这个样子关他屁事啊?
要知道大明宝钞从洪武时期就已经开始一路贬值了,到现在已经贬值了将近三百年了。
崇祯怎么能将这几百年积累下来的问题都算在他一人头上?
他简直是比窦娥还冤啊!
可这话他哪敢说出口?
这个黑锅虽然不是他的,但做到了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但凡只要国家的经济出了问题,他总是难辞其咎!
所以倪元璐只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说道:
“臣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此时,大殿内其他大臣也都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他们瞧着崇祯突然发怒,心中也是一阵疑惑。
因为在他们看来,崇祯不可能不清楚大明宝钞贬值的原因,毕竟这可是从洪武时期就开始积累下来的问题。
可既然如此,崇祯为何偏偏在此时用这个罪名问责倪元璐?
难道是想撤了倪元璐户部尚书的职位?
这也不可能啊!
要知道倪元璐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政绩斐然,将户部事务打理得也算是井井有条了,要是贸然换人的话,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
一时间,众人只觉得更加迷茫了。
可突然就在这时,崇祯的目光又突然转向了内阁首辅薛国观,然后冷冷问道:
“薛爱卿,关于这大明宝钞贬值之事,内阁有何见解?”
薛国观听到这话,脑袋“嗡”的一声,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一阵眩晕。
他心中叫苦不迭,原以为皇帝只是针对倪元璐这个户部尚书,没想到这矛头竟又指向了他这个内阁首辅。
其他几位内阁大臣虽然没有被点名,却亦是神色大变。
他们心中不由得暗自骂道:
皇帝这是疯了吗?这大明宝钞的事情跟他们内阁有什么关系?
但此刻他们哪敢表露丝毫情绪,随即一个个的赶忙站了起来,然后纷纷跪倒在地拱手道:
“陛下,臣等暂时实在是没有良策,还望陛下恕罪。”
内阁大臣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大明宝钞贬值的难题已经困扰了大明将近三百年,要是真有办法解决这件事情的话,何至于拖到现在?
所以此刻他们除了告罪之外别无他法。
眼见户部尚书和内阁几位大臣都已跪地请罪,殿内其余大臣,包括英国公在内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满是纠结,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跟着跪下?
毕竟崇祯此刻的心情实在难以捉摸,谁也不清楚他到底要做什么。
总不至于真要对户部尚书和内阁动手吧?
如今大明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在这节骨眼上对他们下手,岂不是自毁长城?
一时间,乾清宫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无比压抑了起来。
倪元璐虽然也不清楚崇祯到底要做什么,但身为户部尚书,他还是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再次开口道:
“陛下,大明宝钞贬值,乃是历经几百年累积而成的沉疴痼疾,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
“但只要陛下肯给臣等一些时间,臣等必定竭尽全力,想方设法找出解决之道。”
崇祯听了这话,脸上的怒色更甚,大声喝道:
“又是给你们时间!朕给你们的时间还少吗?可结果呢?现在一贯大明宝钞只能换六十文钱!”
“照这样下去,再过一年两年,是不是就要贬到二十文、十文,甚至一文不值了?”
“你们身为朝廷重臣,就眼睁睁看着这等事发生,却毫无办法?”
“朕养你们有什么用?”
崇祯这番话说的声色俱厉,仿若洪钟般在大殿内回荡,震得众人耳膜生疼。
英国公等原本还站着的大臣被这气势吓得不轻,再也坚持不住,纷纷跪倒在地,一个个低着头,心中既无奈又惶恐。
就在众人满心惶恐、不知所措之时,一旁一直没有开口的朱慈烺觉得时机已到,随后他轻咳几声清了清嗓子,这才不紧不慢地站了出来。
一瞬间,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神情满是渴望,似乎在祈求朱慈烺能劝劝崇祯。
朱慈烺对着几位大臣微微点头示意,随后这才看向崇祯缓缓说道:
“父皇,关于大明宝钞贬值一事,儿臣倒是有个办法。”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目光中满是诧异,纷纷再次抬头望向朱慈烺,心中皆是好奇不已。
因为他们实在猜不到这位太子殿下究竟想出了什么办法,能解决这延续了三百年的难题。
紧接着,只见朱慈烺抬手轻轻一挥,站在一旁的王承恩立刻心领神会,迈着小碎步走上前来,手中还稳稳托着一个精致的托盘。
托盘上摆放着一些物件,赫然便是新版的大明宝钞、大明金币以及大明银币。
这些崭新的货币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的光泽,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托盘最先被送到崇祯面前,崇祯假装随意拿起几张新版的大明宝钞看了几眼,然后有些诧异的说道:
“这些是什么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上面怎么有朕的头像?”
朱慈烺赶忙上前一步,恭敬说道:
“父皇,儿臣对现有的大明宝钞和金银货币进行了改革,这些东西就是改革之后的货币了。”
“至于这些货币上面为何会有父皇的头像,这其实也是儿臣故意为之!”
“因为儿臣想着只要将父皇的头像刊印在大明宝钞之上,随着大明宝钞在天下流通,全天下的百姓便能知晓父皇的尊容。”
“同时也能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对新版大明宝钞的认可,从而让百姓们更加容易接受新版的大明宝钞!”
“儿臣一片苦心,还望父皇恩准。”
崇祯先是假装思索了一会儿,随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太子所言不无道理,这件事情朕答应了。”
“承恩,去把这些新版的货币拿给他们看看!”
崇祯说着,指了指不远处跪着的诸位大臣,然后又道:
“你们也别跪着了,都起来吧!”
然而此时此刻,在场的所有大臣却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僵立在原地无法动弹!
内心更是犹如惊涛骇浪一般起伏!
因为他们都已经看出来了,刚才一切的一切,居然都只是崇祯和朱慈烺演的一场戏!
不然怎么皇帝刚一发怒,太子就恰到好处地拿出这些东西,而且崇祯一见到这些东西居然就立刻同意了?
再者说了,改革货币这种事情事关重大,太子怎么可能不和皇帝商量就自己决定?
也就是崇祯刚才的演技实在是太过逼真了,他们这才没有察觉!
此时此刻,在场的所有大臣都忍不住在心里骂娘了!
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吗?非要演这场戏?
直到王承恩捧着盘子来到了众人面前,众人这才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尽管心中对于刚才发生的事情很是无语,但不得不说的是,他们对于朱慈烺改革后的新版大明宝钞和其他货币也是充满了好奇。
所以站起身来之后,诸位大臣纷纷围拢过来,一时间,大殿内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些崭新的货币上。
而且只是一眼,诸位大臣就被这些新版的货币吸引住了目光,神情皆是惊讶和愕然。
因为这些新版货币,完全超越了他们的想象!
与此同时,朱慈烺也在一旁开始耐心的解释了起来。
“这新版的大明宝钞,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制作,具有极高的抗皱性,简单来说就是更加耐用,不会轻易破损。”
说着,朱慈烺随手拿起一张大明宝钞,在众人面前用力揉搓了几下,随后轻轻展开,直接那张新版的大明宝钞竟依旧平整如新,没有一丝褶皱。
诸位大臣看得目瞪口呆,似乎没想到这世间居然还有这样的纸!
事实上水洗牛皮纸本身并不抗皱,甚至还容易产生折痕。
朱慈烺一开始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询问造纸的工匠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结果没想到造纸的工匠们居然还真的有办法,他们在原材料中加入了一种连朱慈烺也不认识的东西,完美的解决了水洗牛皮纸容易产生折痕的问题。
还让这种水洗牛皮纸拥有了塑料一般的质感!
并且还可以防水!
紧接着,朱慈烺朝王承恩招了招手,王承恩立刻端来一盆清水。
朱慈烺接着说道:
“除此之外,用这种纸制造出来的新版大明宝钞还防水。”
言罢,他将手中的宝钞轻轻丢进水中。
诸位大臣见状皆是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之色更甚!
片刻后,在所有人惊讶的眼神中,朱慈烺伸手将新版大明宝钞从水中捞起,只见这新版的大明宝钞虽然湿漉漉的,却依然完好无损。
甚至连上面的字迹也清晰如初,没有丝毫褪色。
本以为这样就完了,但朱慈烺又继续说道:
“另外,因为新版的大明宝钞采用了特殊的油墨,这就导致新版大明宝钞在阳光下会呈现出特殊的光泽,这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防伪标志。”
诸位大臣听到这话,再也顾不上各自的形象,纷纷拿起一张大明宝钞,然后快步走到阳光照射的地方仔细查看。
果不其然,新版大明宝钞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五彩斑斓的光泽,简直堪称绚丽夺目,令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