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李卫的回答更加让我魂飞魄散,他道:“果然弘历阿哥有眼力,为主子找到这么一位贤内助。月喜姑娘,真非普通女子可比啊。李卫我也见过不少世面了,只是像姑娘这种厉害角色还真是头次遇上呢。”
非常满意地接受了李卫对我的夸奖后马上问道:“李大人会在京城呆几天?月喜也好来拜访啊。”心里直觉李卫会比十七和弘历加起来还好玩,跟他出去晃悠绝对比跟着十七强,嘿嘿。
见着我一脸的渴望,李卫斗争了半天才极不忍心地助我破灭幻想:“咳,我明天就要离京了。要不,下次进京,我再来拜会姐姐你吧。”
眼前一阵昏暗,好不容易千载难遇地撞上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李卫,谁知肉还没上盘子,就掉地上了。只有想想日后老四登基后和李卫见面的机会还多,才痛心不已地打消了游说李卫陪我去见识见识京城的赌场和八大胡同的念头。再三叮嘱他记得寻着机会一定要来找我后,才依依不舍地被老妈子似的十七给硬拽上了马车,回紫禁城继续我的宫女生涯。
依照宫规,我已经到了该被放出宫或接受康熙的指婚了.不过依康熙的条件,在他没有为我指婚以前,我都得待在他的身边,直到他老人家驾鹤西归方能出宫.但玉华和喜蝶她们几人也留了下来,一是因为康熙说想要留几个用惯的人在身边使;二是玉华,喜蝶同月喜一样,凑巧也都是六亲难望的.想着与其出宫做人家的填房什么的受尽白眼,不如在宫里头呆着,每月还有月例银子.要运气好啦,以后找上个御前侍卫,再有人提携,没几年也就混出头了.即使运气不济,在宫里熬到做皇子们的教养嬷嬷也强过在外头.而乐茵更不用提,本来就是胤禛放在乾清宫的内应,怎会让她离开.最后结果就是,乾清宫除了新进了几个小宫女外,原有班底基本没变.我们几个所谓的老宫人更是全体荣升为“姑姑“.
康熙五十七,波澜渐起.因青海兵乱,故康熙破格任命时尚为贝子身份的十四阿哥胤祯为抚远大将军,到西北指挥对准噶尔的战斗.用正黄旗纛,亲王体制,称钦命大将军王,率军西征.出师典礼极其隆重.且康熙还亲谕青海厄鲁特各部:“大将军王是朕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与朕当面训示无异.“
胤祯受命即将出发,而此时胤祀见即位无望,已连同“八爷党“人全数倒向胤祯.在朝廷上下称道胤祯“才德双全,我兄弟们皆不如他““现今出兵,皇上看的很重。将来皇太子也一定是他”。与胤祯联系甚密,来往频繁,联成一党,极大地增强了胤祯的力量,也促使和加快了胤禛与胤祯这对亲生兄弟的反目成仇,势不两立。
仍然是竹居,仍然是胜文在外望风,只是话题不再轻松,不再愉悦,而多了沉重与冰冷,多了现实与算计。
看着胤禛,十七掩饰不住的焦急:“四哥,真没想到皇上对十四哥这般的重视。我原以为就封个抚远大将军率师平乱而已,谁知竟然还授了节钺。皇上下谕要八旗旗主亲自或各亲指一人于军前听用,明确把八旗置于了十四哥的节制之下。怎么看都可视做大位有归的暗示啊!四哥,居然还是你起头举荐的十四哥。”
胤禛微笑道:“暗示?是暗示又怎样,只要不是皇上的传位诏书就行了。老十七,即使我不推举十四去当这个大将军王,皇上也必然会找个人或者干脆自己提出来。我这样做,既让皇上觉着我友爱兄弟,无意逐鹿,又让十四认为我全心对他,再不会防我。于人于己,都是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十七道:“许是我多虑了。但十四哥现在大权在握,十万大军在手,对四哥又何益处呢?”
抿了口茶,胤禛说道:“老十七啊,你平日也是个明白人,怎么这个时就犯了糊涂了呢。我早说过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忘了我还举荐了年羹尧任四川总督兼巡抚,负责大军粮草军备,节制各镇,协助十四吗,也获皇上恩准了吗?”
十七仍是有些忧心:“可十三哥在给你的密信上不是说,年羹尧表面上看来效忠于四哥,但实际上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吗?”
胤禛还是波澜不惊的模样:“李卫回来的时候,年羹尧让他带句话给我——‘今日之不负皇上,即异日之不负王爷’”。
第54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