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的使臣,那位姓彭的宦官,轻蔑的对南明派出的使臣,九原监军魏公公说,“我们陛下说了,你们若是想让我们大楚也加入九原商贸,此地就必须由我们进行管辖,无论是哪国的商人来此经商,我们都要抽取三成的交易税,否则免谈。”
临时受命的魏公公气得不轻,据理力争道,“这九原是我国的领土,凭什么由你们来管辖?再说了,现在我们和北燕都是各国收取各国百姓的税赋,凭什么现在要交你们?”
彭公公讥诮着道,“要是你们做得好,为什么还要拉我们大楚加入?无非是看着我们的东西好罢了。哼,就你们市面上那些粗俗的玩意儿,说实话,再怎么做也只能糊弄些穷苦百姓,真正上档次好货我是一件也没见着。魏大人,你可别生气了。瞧,这儿就是你们南明官方经营的布料,而这,是我们大楚官营的东西。素闻你们南明能工巧匠最多,刀具精美,这把匕首就是你们南明之物,现在为示公允,不如就请你我的武士各自刺上一刀,看看效果,如何?”
眼下,这两块布就摆在弘德帝的面前,一块布已经生生的被刺穿了,而另一块布却只刺破了上面几层,底下的数十层完好无损。
彭公公走时得意的笑道,“你们南明若不服气,尽可以等铸出能刺穿这块布的刀再来说话。否则的话,还请贵国陛下三思。”
耻辱!简直是绝大的耻辱!
拿起本国官营的布料,弘德帝狠狠掼在地下,怒道,“传令下去,限洛笙年十日之内炼出东西来,他若炼不出,朕就拿他来试刀!”
盛怒之下的天子之威,谁人敢犯?
魏公公不敢,韩瑛不敢。就算是邓恒在此,也不敢对着大发雷霆的亲舅舅求情。
旨意很快转达,便不说是天子口谕,但魏公公亲口说出的话,耿南塘如何不信?何况还有韩瑛作证。耿南塘虽然不知道为何皇上突然就发了这么大的脾气,但他也知道,此时除了遵旨,最好不要再说旁的废话。
不过韩瑛最后也挺不好意思的告诉老耿同志。“都怪我嘴快,说起大人在查探九原的经济事务,陛下说,限你十日内也要报一份详尽的解决方案上去。”
要是此事落在旁人头上,听说皇上盛怒之下要召开,多半要恼韩瑛多嘴,但老耿同志心理素质很过硬,听了这话也没翻白眼做怪相,依旧一句遵旨就算完了。
不过接下来,耿钦差却跟打了鸡血似的。生猛的让人受不了。
军队里的清查事务是已经基本完成了,他不找韩瑛的麻烦。却是把盛行恕抓着,蹲守在了原本由洛笙年领导的监事院。
除了军部,九原一应大小官员算是有机会见识这位耿大人的雷厉风行了。他那一个脑子就跟人家三四个似的,转得飞快。为了不给钦差大人留个坏印象,每个人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再惫怠的人此时也瞪圆了眼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就连钱扬名也不例外。他虽是学官,跟这些经济事务没多大的关系,但眼下别人都去忙了。身为文化教育方面的官员,他也领了个不大不小的差事,就是去陪那大楚来的使臣,彭公公。
本来这工作应该是魏公公的,可魏公公刚在彭公公那儿受了一肚子的气,哪里还肯去见他?便把这差使推给年轻人了。
亏得钱扬名脾气好,性子又本分低调,既然上头交来了任务,他就去办呗。不管彭公公如何颐指气使,只要不辱及国格,他就不生气。也从不瞎打听人家从哪儿来,来这儿干什么之类的事,只听魏公公成天抱怨没什么好吃好喝的,他便利用裙带关系去托了钱灵犀,让她每天送四菜一汤来给他改善伙食。
男人的心总是跟胃贴得比较近,就算魏公公只是半个男人,但胃和心的距离还是没有变化的。于是,在每天都能吃饱吃好之后,他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官也有了几分好感,说话做事就客气多了。
至于钱文仲,则再一次发挥他多年的官场经验,在耿南塘还在犹豫着要不要把这位老将请出马时,他主动前来毛遂自荐了,话也说得委婉诚恳之极,“老朽虽然年迈,但于九原事务还是略知一二,若是能有什么要问的请尽管开口,定当知无不言。”
耿南塘心里舒坦,要说还是老同志的觉悟高。钱文仲明知眼下女婿是个怎样艰难的处境,可他半字也不提,反而只说要来帮忙,这样并不挟功自居的态度让人用着就放心。
若论九原的经济事务,最早参与其中的钱文仲才是最了解的,有他襄助,那耿南塘办起事来就事半功倍了。
当然,他这差若能办得皇上满意,他也不会忘记提一提钱文仲的功劳。至于皇上能否往开一面,那他就做不了主了。
但有些事,毕竟只有努力过才有可能。耿南塘明白这个道理,钱文仲明白这个道理,而对于洛笙年来说,眼下却不需要懂了,他已到了拼死一博的时候,哪还想得了那些?
熊熊大火中,一把烧红的刀出炉了。
第620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