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年作者:桂仁
第395章
昨日,唐竟熠在收她家税款时,告诉徐荔香,因果酱是新生事物,并无规定税率,之前他们家便是按蜂蜜制品来交税。但朝廷税法中有一条明文规定,若是出售果蔬及少量粮食谷物等等是可以予以免税的。
这是朝廷厚待老百姓给予的优惠,若是谁家菜园子多收了点菜,果树上摘了个几个果,或是去无主的荒山上刨了些山笋木耳,又或是遇到急事要拿家中口粮换点小钱这些民生之物,一律不用交钱。
威记果酱全是用果子酿造,而且大部分是没人要的山果等等,唐竟熠就钻了个空子,私下告诉徐荔香,象这样的情况,只要没人认真追究,可以申请免税。
徐荔香当然欢喜,可唐竟熠又体贴的说,“这钱你拿回家去也不算多,不如留着给自己做私房可好?你又不是正妻,还是防着些的好。”
徐荔香听着这话,顿时心动了。唐竟熠又道,可以帮她出具一份虚假的税务证明,让她拿回去诳钱扬威,以后只要她来交税,唐竟熠就都可以把税款返还给她。
“……横竖这钱也没落到别处,搁你家跟搁你手里,有什么区别?”
徐荔香想想那根让她牵肠挂肚的首饰,心一横,答应了,不过她也没这么笨,知道唐竟熠肯这么帮她,必然也是要好处的。
“那这钱你说怎么分?”
唐竟熠把桌上的钱对半分开,“二一添作五,我只当收些润笔费了,如何?”
行!徐荔香点头了。当下两人把钱一分,唐竟熠照数开了份虚假的税单给了她,两人便算是交易完成。
昨晚徐荔香还担心了一宿,生怕今日出货时给人瞧出来,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蒙混过关了,想到日后的这条财路,她是喜不自胜。
徐荔香自以为此事做得人不知鬼不知,只要她不说,唐竟熠不说,便无甚大碍。可她却不知,此事万一查出来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
家里人都忙着,钱灵犀也没闲着。
她接了钱文仲的任务,邀请了两位姑奶奶,同去看桃花。
(PS两句:本文提到的税制是桂子查阅了古代资料参考粗拟的,不可较真哦。
其实从秦汉开始,中国的税法已经比较完善了,哪怕卖一个碗交多少税都是有明文可查的。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看来,文中提到几十分之一的商业税率好低,其实不然。要知道古代的税率虽低,但是有个很要命的问题,就是大小官员会层层设卡来收税。
就连退休得势的太监都可以任意在自家附近加个收费站盘剥商人。而且不管你之前交没交,到他那儿就得交,这在明代文献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再低的税率,如果要重复交上无数次,小商人的日子就很难过了。
当然这是在明代,而在宋代,朝廷支持工商业,发展海运,估计在税收上也杜绝了很多官员吃拿卡要的机会,所以商业发达。虽然宋时国弱,但民间真的很强,才会出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繁荣景象。可是明代从老朱开始却闭关自守,限制商业,禁止通海,以至于明代粮食产量虽远比宋高,可最后还是供给不了国家的开销,然后,就被大辫子们给灭了~~~)
第393章关卿底事
九原的春天来得晚,桃花也开得晚。
在江南三月就绽放的桃花,在这里直到入了六月才灼灼盛开。虽然眼下出来赏花,太阳是有些大了,但九原这地方靠北,湿度小,尤其是靠近山林的地方,只要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就还算凉爽。是以钱灵犀约了两位姐姐出来游玩看花,也不算是太过突兀。
只是钱杏雨和钱敏君都不是笨蛋,才托了这个妹妹跟对方说情,她就邀了二人来看桃花,这不摆明是有了结果,要当面说个清楚么?
虽然身为已婚妇女,她们对桃花的兴致都不太高,但还是打扮得清新爽利,明媚风光的来赴约了。为了避免旁生枝节,两人都没带太多人,除了随身伺候的丫鬟婆子小厮,再无闲杂人等。
钱灵犀看了很满意,既然对方都上道,那她更要做好这个东道主。一路上的点心零食都是她花了大心思准备的,其中最为特别的一份用鸡蛋黄、文冠果油和白醋打出来的沙拉酱。用这个拌上切好的西瓜枇杷和各式水果,再随意洒上些烤熟又磨碎的花生粉,或是杏仁片,在炎炎夏日吃来,分外酸甜爽口,清香别致。
寻一处桃花浓密的干净树荫下铺上毡毯,姐妹三人席地而坐,品着美食,吹着小风,近看桃花,远观青山,连一向端稳持重的钱杏雨都觉得脱了几分人间的俗气,不无感慨的道,“我这都有多少年没这么清清静静的出来散荡散荡了,想想从前小时候在荣阳,每年三月三也会和母亲大姐还有其他姐妹们一起出去踏青游玩,可能遇到风和日丽,桃花灿烂的时候却是不多。那时,要是遇到一株开得好的桃花,长辈总会吩咐停下马车,让我们做女孩儿的下去绕上一圈。希望沾点桃花运,以后嫁个好夫婿。可是如今,我的女儿都到了可以去绕桃花的年纪了。想想自己,还真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