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同人)[明]重生之武宗记事作者:紫微不是花
第113章
朱厚炜看不过眼,直接抢过来点上引信,捂住双耳。只听碰的一声,炮弹落到下面,炸出一个大坑。
只听一声号角声,旁边的人赶紧把朱厚炜手上的火苗抢过去灭了。
脚下的地面开始震动,朱厚照率领着三千禁卫军冲了出去,远处,早就埋伏好的五千军械所军队合围上来。军械所都是一个方阵一个方阵的组好方阵队伍。一排举枪射击之后,马上蹲下,另一排立马站起来射击,如此循环往复,在鼓声之下,纹丝不乱。
朱佑杬连马也弃了,小太监也丢了,跌坐在地方苦笑,自己果然还是败了。
天色还未黑尽,月亮刚刚从从云层里露出面来,远处还残留着红色的云层。
自己就要葬在这里了,朱佑杬想。
“站起来。”朱厚照长枪指着朱佑杬的胸膛,白色盔甲,坚毅的脸庞,恍若天神降临。朱佑杬知道,自己彻底败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国公爷,加件衣服吧。”江西秋末天冷,杜若打了一个寒颤,心中若有所感,旁边伺候的小厮连忙给杜若披上衣服。
“咱们从京城出来几天了?”杜若盯着手上的笔,还有这窗外截然不同于京城的秋色,问小厮道。
这人原是一直在杜若身边伺候的,因为身体壮实,有些武艺,所以被杜若带到了江西。他也是实诚,憨憨一笑道:“小人还真记不得了,已经是有将近一个月了。”
杜若把衣服裹上,站在门前看天上的月色,心中想到了京城的月亮。和这个倒是一样的圆一样的亮。只是不知道朱厚照是否也在京城观望着这一片月色。和自己同处于一片天空之下。他不知道的是,朱厚照刚刚擒获了朱佑杬,正带着大军在京城里搜捕叛党呢。
“国公爷,好兴致!”杜若一看,行来的不是王守仁又是谁?
回到案旁,杜若请王守仁坐下,问道:“不知大人深夜到访,有何贵干?”
赞叹于杜若这里茶水的甘香,王守仁点头笑道:“是喜事。斥候在南昌一代发现了宁王朱辰濠的踪迹。如果情报属实,他必然是迫于咱们的压力,回去守卫南昌去了。我们明天拔营往南昌发兵,必然能手到擒来,将宁王之乱平定于此。”
这的确是一件大喜事,杜若击案笑道:“如此,果然是一件喜事。”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结束这里的事情奔回到朱厚照身边去了。他这几日心里老是不安,总怕有什么事发生。如今被王守仁一个喜事一冲,一激动,似乎好了许多。只是看王守仁欲言又止的样子,杜若疑惑道:“不知道大人为何面有难色,可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为大人分忧?”
看杜若主动问出来了,王守仁也不遮遮掩掩,“国公爷所云炸药,十分有效。可是我也只在攻打九江的时候看到国公爷用过。我还听说,国公爷还带着一种武器,名叫手榴弹的。只一次攻打南昌,南昌是宁王的大本营,里面全是宁王的精锐,非九江可以等同。不知道国公爷能不能在南昌时也用上炸药这种东西。甚至是拿出国公爷的杀手锏来。”
听到古人一本正经说着这两个名字,杜若倒突然觉得有些好笑。他心中也知道,这些人是怕自己藏私,不把这些拿出来给他们使用。有了这些东西,只有冷兵器的宁王府怎么能朝廷抗衡。不说能速战速决,就说能减少不少己方的伤亡就能让这些人心动。
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茶水回荡在杯壁间激荡起一股香气,杜若心不在焉的笑了笑,说道:“大人放心,这些东西该出现的一定会出现。”
王守仁倒不是为自己而来你,而是受了其他将军之托而来。他蜻蜓点水的沾了一口茶,羡慕道:“国公爷果然是清雅之人,这茶外表普通,不显山不露水,却是味香俱全。好茶,好茶!都说人不可貌相,原来茶叶不可貌相。”
这茶是张氏带着艾草烹制的茶叶,连朱厚照都只有一小包,今日还是杜若好不容易才舍得泡了一壶,正好是王守仁赶上了。
“就如王大人当日攻打九江城所言,此物杀戮太过。若是遇着九江、南昌这样攻城用着还好。若是平日里的小战役,用这个还是不妥。”杜若也不准备说这茶的来历,直接和王守仁解释他不愿意用这些东西的原因。“况且此物出产有限,陛下暂时并不愿意将这种东西广泛流传,能在江西见到它已经不易。怎么用我自有打算,不用王大人多言。”
王守仁是空担着一个平乱大元帅的名头来找杜若的,他来这里说出了请求,他的任务就已经算是完成了。至于其他的,他自觉管不了也不想管。杜若这样拒绝了他,他也不恼,只是品着香茗,自己不摘说话。
杜若知道他在历史上的顶顶大名,如今细看也没有比别人多长一双手臂,两只眼睛,开玩笑道:“不知道王大人以为自己若是青史留名,会是怎么样一个人物。是能吏,还是平定宁王之乱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