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同人)[明]重生之武宗记事作者:紫微不是花
第104章
☆、第一百三十升暗道不好,朱厚照这是有要清算的迹象。他也知道许进在西北因为爱名声太过,闹得有些不像话。这种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圣上不追究,那么百年之后甚至可以传为一段爱国爱民的佳话,话本里再多一个能文能武的将军。可是,圣上一追究,这件事甚至可以上升到犯上作乱的高度。为什么西北只知有你许进,不知有皇上,你到底是何居心,这一条就可以问倒许进。
到底是自己一系的人,马文升再怎么样也要为许进开脱。只是朱厚照冷着一张脸就是不说话,马文升再多的话在嘴边也说不出来。在那里站了半日,只好告退出来。
他在路上遇见了进宫的杜若,杜若对他颔首行礼,马文升叫住了他。“国公爷暂且留步。”
平日里,他们之间并没有多少交集。基于礼貌,杜若还是停下来听他说话。“不知道本爵有什么可以为马大人效劳?”
“不知道国公爷可知道边境告急之事?”马文升知道杜若是必然知道这件事的。甚至,很可能许进作假这件事就是杜若手下人捅到朱厚照面前的。不过,这是今天早上才到京城的奏折,即使马文升心中再怎么笃定杜若是知道的,面子上也要说他不知道这件事。
原来杜若还有些疑惑,听他问出这个问题就知道他为什么叫住自己了。“我已经知道这件事情,皇上急诏我进宫也是为了商议西北之事。”至于商议的到底是什么东西,那就不是马文升可以知道的了。
这一次的事情对马文升有影响,但是也仅限于若是许进有事可能会连累到他。他这样关心许进还是为了许进这些年以来功绩。至成祖以后,大明的吏治越发腐败,军队的战斗力也是一年比一年弱。马文升少年时多少次为了大明的边境之危辗转难眠过。许进这样的功绩,让他不仅在西北的人民中被奉若神明,在自己这些官吏眼里,也有几分旷世英雄的感觉。平日里,马文升也为许进做过自己的门生为荣。
“许大人固守北疆这么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望国公爷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我大明不能少了许大人这样的忠臣良将!”马文升深深的做了一个揖,心中下定决心,自己怎么也要保住许进。他本不是这么容易对着别人掏心掏肺的人。但是他知道如果说整个朝廷有一个人的话朱厚照真的能听进去的话,那就只有杜若了。
静静听马文升说完,杜若笑道:“无论许大人是功劳还是苦劳,北疆之功是属于所有作战的士兵的;是属于星夜兼程为许大人解决辎重粮草的官员们;是属于上交税收的每一个大明子民。马大人这样窃举国之功为许大人一人荣耀,恐怕不太妥当吧?”
“这……”马文升面色一白,知道了事情的关键所在。他朝杜若更深的鞠了一躬,迫不及待的告辞离去。
带杜若进宫的敬连不解的望着离去的马文升,不知道这位大人步履怎么这么匆忙,歪歪斜斜的,连走路都走不稳了。“走吧。”杜若唤了一声,敬连才满心疑惑的跟了上来。
在出宫门时,马文升的后背几乎湿透。他浑身无力的瘫软在轿子里,庆幸自己今日是做的轿子进宫,没有让更多的人看见自己这样的状态,而不是骑马,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丑。
原来皇上心中是这么想的,马文升心中骇然。怪不得朝中功绩越大的那几个人皇上越是冷待他们。大家私下里都以为是皇上怕他们功高震主,所以冷冷他们,消消他们的气焰。结果,皇上原来就不认为这些是他们应得的功劳。
长到这么大,马文升第一次认识到这样一件事情。在他以前接受的教育里,荣耀都属于他们这样身在权势最顶端的人。一仗打胜了,大家都觉得这是主将的功劳。做成了一件大事,大家都认为是头上的大人们领导有功。而这些在朱厚照眼里,他们都是窃举国之功为一身?这完完全全的颠覆了马文升的认知。
朱厚照不知道杜若一句话给马文升带来了这么大的震撼,他自己现在正在和杜若商议船队出航的事情。钦天监和水师一起择好了时间,七月底最适宜出海,船队就等着挑一天天气最好的日子出航。出航的人已经择好了,杜若把名单送进来给朱厚照过目。
一大早就被许进的折子和北边来的消息连番轰炸,朱厚照因为睡眠不足,太阳穴直跳,实在不想看那一大篇密密麻麻的文字。“你定了就好,我就不看了。这个许进,越来越放肆,他今日能为了这样一件事情就谎报军情,若我哪天真要怎么样,他还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事情来!”
杜若挥退敬连,自己亲手拿了温热的帕子给敬连揉脑袋,朱厚照舒服的恨不得像小猫一样打呼噜。
“这也不全是他的错,下面的人为了讨好他,溜须拍马,什么事做不出来。你也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是你自己的。”朱厚照的努力杜若看在眼里,他也是心疼朱厚照的。其他的事情,他不能帮上朱厚照的忙,这样体贴他还是可以的。
朱厚照抓住杜若的手,把头枕在他的手臂上,疲惫道:“我知道。我只是……。”他只是什么呢?他只是有一种无力感,万事都不在掌握之中的无力感。“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英明神武的帝王先贤都醉心于权术。集权正真是一个好东西。”
现在他面临许多的问题都是因为他把手上的权利分出去了。午夜梦回时,他也曾反思过自己这样做真的做对了吗?不过绝大多数时候,他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他做的是对的。
他在有着五千年集权传统的汉人王朝分权或许是找死,但是他知道不分权,越来越僵化集权的大明王朝必死无疑。众人数才几十万的满族人如何灭掉有两亿人口的汉朝的?每一次在做大明分崩离析的噩梦时,朱厚照总是会惊醒,生怕大明王朝真的会毁在自己手上。
杜若双手把朱厚照环抱在自己的怀里,用自己宽厚的肩膀容纳他这些不显露于人前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