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1 / 2)

(明朝同人)[明]重生之武宗记事作者:紫微不是花

第98章

永远别小看小孩子的观察力,从朱厚照和杜若的事被张氏和朱佑樘发现的第一时间,两个小孩子就知道哥哥和爹爹、娘亲之间肯定有古怪。只是他们不知道这种古怪到底代表着什么。朱佑樘在生死线上徘徊了一个冬天,朱厚炜和艾草也跟着提心吊胆了一个冬天。现在好不容易一切都好起来了,两个人开始重新活泼起来。在缠着张氏的时候,他们发现突然不喜欢杜若哥哥的娘亲,突然又开始对杜若哥哥那么好。

小孩子虽然是小孩子,还是知道些事理的,他们知道这件事肯定不能问张氏,于是就告诉了朱佑樘。朱佑樘现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躺在床上,没有事做的时候就乐意跟两个孩子说话。从孩子的口中,朱佑樘总是能听到好多自己不知道的在这座紫禁城里发生的事,知道了原来这些公公、宫女们原来是这样活着的。听到小儿子和小女子偷偷的告诉自己关于张氏的事,朱佑樘忍不住就笑了出来。

相比之下朱佑樘是最能够接受朱厚照和杜若这段感情的人。他从小一手把朱厚照带大,看着他和杜若这样的好,当知道他们有点什么也就不足为奇了。作为一个一心向文的人,对于龙阳之好这种事只要是无关前途子嗣,甚至可以说是一件雅事。所以最开始对于朱佑樘来说,只要朱厚照能娶皇后有孩子,他们爱玩就让他们玩吧。

所以最抵触的其实是张氏,想着张氏跟自己说要找一个明白事理,嘴巴严实的太医的样子,朱佑樘就忍不住想笑。只是笑了过后是忍不住的担心和失落。看着还是一个糊涂虫的朱厚炜,朱佑樘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哪里想着朱厚炜一下子就躲开了。

羞涩的看了看朱佑樘停在那里的手掌,朱厚炜小声的辩解道:“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爹爹不要摸我的头了。杜若哥哥说这样会长不高的。”朱佑樘听着他的话,又是好笑又是觉得哀伤。“是呀,你们都长大了,连小艾草是一个合格的小公主了。”

正叹气间,就看见朱厚照和杜若两个人掀开帘子进来。一个穿着明黄色盘龙常服,一个穿着红色的武官官服,都是英气逼人的少年儿郎,一个高,一个矮,一个白,一个黑,看起来确实无比的和谐。“我们的小公主怎么了?”说话的是杜若,刚刚朱厚炜和艾草才缠着自己要讲男人头上也要绑辫子的鞑靼,被自己三言两语就给吓走了。

“没什么,夸夸她罢了。”朱佑樘就要挣扎着起身,朱厚照和杜若忙上前来,一个扶着他起来,一个人给他垫后面的靠背。“你们也都长大了,一个比一个能干。”

朱厚炜是一个以为是在夸自己呢,马上站出来炫耀道:“我施了好大一锅的粥,有这么大,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的锅。第二天,我的胳膊都举不起来了。”京城连着施粥分发饺子汤十多天,为了让和朱厚炜见识见识,朱厚照让陆良也带朱厚炜去了。朱厚炜看人家施粥的威风非要自己也去,陆良拗不过他就让他做了一回,结果第二天小胳膊就酸的抬不起来了。到底是十来岁的孩子,自己做了一点小事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他说完,杜若倒是很捧场,夸他懂事又聪明,这下子可把艾草给惹火了,直接就把连转过去不理杜若和朱厚炜了。倒是朱厚照为艾草说话。“艾草可不得了,知道灾民没菜吃,把自己的花棚都种了菜,让大家可是美美的吃了好几顿。”

艾草的两个玻璃花棚原来都是放着过冬的植物,知道灾民们每天只有粥喝,就把植物们都搬到了室内,用玻璃花棚种一些长得快收成多的绿菜,成效很不错已经收了三茬了。把菜切成碎粒放在粥里,加上各家施舍的猪肉,也能给灾民们改善改善伙食。事情虽小,这样的心却是难得,这几天受表扬最多就是艾草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弘治十九年

在朱厚照的努力下,皇室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不可及。在成长之路中,朱厚炜和艾草都在找寻他们活着的真正意义,这也是朱厚照最大的欣慰之一。在普通民众中皇子和公主开始发挥他们属于积极一面的影响,这也让朱厚照稍微能放下心来。要让这个国家长足的发展光光有技术层面的启蒙是完全不够的。但是一旦涉及政治层面的改革,首先受到冲击的便是皇室。

无论是自己朱这个姓氏给予自己的认同感还是真正的融入皇室家族的温暖,都让朱厚照不可能眼看着朱家滑入改革或者革命的后果。无论是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的下场,还是溥仪最后落寞的人生,都不是朱厚照想要给朱家带来的。在朱厚照心中最理想的状态还是英国皇室最后的存在状态,所以他也在有步骤的拉近皇室和普通人的距离,慢慢培养这一种普通人对于皇室存在的认同感。

告别了对自己莫名热情的张氏,杜若还是要跟着朱厚照去处理一些事情。杜若离开了半年多,中间有隔离音讯有三个月之久,很多事情在信里也说不清楚。朱厚照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了,不着急又不好自己解决的只能押后着等着杜若回来再处理。这其中就包括魏嘉提上来的找寻太平洋的计划,当然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太平洋的说法,他们还叫这一片广阔无垠的的海面为南海。

出乎朱厚照意料的是,在整个发展海洋的计划中成长最大的居然是魏嘉。也许是魏嘉对于未知的那种锲而不舍的执着,让他将朱佑樘和朱厚照刻意培养的一干人等全部抛下,一个人高瞻远瞩的抓住了不少的发展机会。无论是绕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区直接抵达欧洲地区的计划还是放弃金银转而贩卖葡萄酒和带着异域风情用具的选择,都让他赚的盆满钵满,作为后起之秀超过了朱佑樘重点培养的一干海贸世家,而现在离他开始获得杜若的大笔银子开始海贸不过才四年而已。

大明开放海禁这么一件不算太大的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格局。本来没有任何欲望和这些所谓的蛮夷做交易的大明,在朱厚照宽松的工商政策下,由并不是主流的商人们带着对金钱的欲望推动着大明在海上势力的发展。在东西方思想的冲击下,改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穆斯林对于东西方贸易道路的垄断被早早的打断,西欧和东方的交流比历史上早了几乎三百年。哥伦布将新大陆谎称是印度的谎言也被早早的戳破,人人都知道了那是一个新大陆,并不是大明和印度。

而魏嘉在接触了以地圆说为首的一系列西方科学以后萌发了探索南海的计划。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是每一个男儿的梦想,现在有一个天大的机会摆在魏嘉的面前,魏嘉当然不会错过。

他的设想源自于哥伦布的设想。哥伦布计算错了地球的直径,找到了一片新的大陆。那么接受了新思想的魏嘉当然的就想到了南海。如果欧洲和大明之间隔了一个新大陆的话,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从大明的南海出发,魏嘉也能够找到这个新大陆的另一面。在知道自己带回来的那些作物的确起到了作用时,魏嘉已经开始憧憬新大陆的景象。

人类历史的推动者永远是满怀欲望的冒险者,无论这种欲望是基于对权利、金钱、信仰还是单单只是对于遵从于自己内心的探知欲,只有敢做的人才会成功,而胆小者只会失尽先机。朱厚照这么拼死拼活也不过是为了给大明争取一个先发优势而已。后发这个词语已经让华夏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朱厚照可不想重新让这片自己深爱的土地再经历一遍。

当一只蝴蝶掀起一双翅膀,说不定就会制造出一场风暴。朱厚照一直坚信只要自己不停的做下去,总会带来一些改变。事实证明朱厚照的努力是有回报,即使不计算大明在世界大环境中位置的改变,即便是再熟悉明史的人到了现在,他所学所知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一切都在往有利于华夏的方向发展。

“这么样,你觉得他这个方案有没有现在实施的可能?”朱厚照知道自己对于政治大局的把握是一流,而这种要靠商业智慧的事情还是要靠杜若来拍板定案的。

“福州那边造船厂送上来呈报的结果如何了?”杜若想的最多的还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大明的船原来可不适合用于远洋航行,不知道这么几年过去了,他们在海贸需求的推动下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你这边和魏嘉谈过吗?他怎么想的?”在几年以前大明的船还只适合风平浪静时进行大吨位的运输,对于远洋航行来说还是差了许多。即使有成祖时的郑和宝船做参考,在丧失了几乎全部资料后,他们对船厂的指导作用也几乎为零,事实上大家已经算的上从头开始了。

“还不错,在对民间开放接受了这么多订单以后,他们终于有了长足的进步。船体抗击大风打浪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了。魏嘉船队里最近装备的几条新船反应都不错。”这几条船已经是去年的事了,今年想必又有了一定的提高。这还是比较和杜若的意的,他点点头,“船体还是变小了?”这个是无可避免的,为了灵活,必须在体积上有一定的取舍,杜若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对于这个朱厚照也早就有了心里准备,基本的常识他还是知道的,为了能在变幻无常的海洋中生存,在技术没有达到水平的情况下,牺牲体积换取灵活性的确是大势所趋。他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的为了追求看起来比较强大而对船厂指手画脚。“还好,至少比我们看见的几艘葡萄牙商船好太多。”作为三桅杆船的代表,葡萄牙商船的瘦小可是给了朱厚照极其深刻的印象。

“那就让他试试吧,让他从北边出发应该会比较近一些。也别太北了,日本这边是不是洋流比较复杂呀?”经过这么多年杜若早就把前世的那些东西忘得差不多了,他能把日本和洋流结合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最新小说: 吞噬星空之虫群主宰 从死神开始打穿综漫无限 直播鉴宝:你这精灵可不兴育啊! 我,黄猿,都无敌了才来聊天群 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 谍战生存指南 无耻天神混迹校园 彩礼十万,你给二十万什么意思? 斗罗:绝世之邪魇魔神 我乃茅山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