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1 / 2)

(明朝同人)[明]重生之武宗记事作者:紫微不是花

第51章

“难道杜掌柜以后不在这里做事了?”克里木惊异不已,杜升手中的这条商队是大家的口中的传奇,多少人是听说了他们商队的故事才做这一行的,如今听杨广林这样子,他竟然是不做了。

“明人不说暗话,大家都知道我后面是安国公,如今主子有命,我们自然是要从的。”其实就是杜若觉得摸透了西北的势力,想要开拓大明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商路而已。

克里木这一下子明白了,感情是杜升不干了,许进许将军想要早一个替代的人。杜升为哈密做出的贡献不可限量,药材这些事还是末端,哈密刚刚开通互市时,联络各部落,补足不足的军需都是杜升手下的商队帮着做的,可以说没有杜升绝对没有今天这么繁荣的哈密。

但是杜升付出的代价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说如流水一般花出去的打点银子,单说每年为哈密供的药材一样,就不知道要花多少功夫。更别说杜升商队带来的种植技术、农具和优良的种子。杜升办的这个倒不像商队,倒像是上天派下来拯救哈密的救兵了。

克里木哪里知道,杜升后面站着安国公、太子和皇上三座大佛。这些钱财不过是怕各自为政的边疆官员们吞了去,给杜升直接花到百姓身上的。

“这可不行,我可没有这样的本事。”此时不拒绝更待何时,杜升赚的是多,但是那是人家在中原有销路,而且赚的钱多半又花回来了,他可没有那么大的善心,费力去做这些事。

先前那么踊跃的人,如今这般爽快的拒绝了。杨广林便是知道他怯了要付出的这些东西了,笑道:“也不用你做什么,只要每季的药材,需要的农具种子这三样都成,我想小老板一旦上手了,这些东西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克里木还是狠不下心,转头对杜升抱拳道:“我只要杜大哥一句准话,杜大哥真的不做这一行了?”只要杜升真的不做了,那么这件事就大有可为。

“商队至少是不往这边来了,店铺还是开的,不过只收些玉石之类的金贵东西往京城中卖,相信这个和小老板是无碍的。”

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克里木做了他这一生中最大胆的决定。“那么只要杜大哥这句话是真,我克里木就在此答应杜大哥杨大人了。”

克里木已经做好了回家被祖母骂个狗血淋头的准备,此刻心中只是惴惴。不过以后史料论及盘踞西北一方巨富的真正发家史时正是从这一件事为标杆的。而华夏以后能源大国的地位,也是以此为标志。在这个被后人称作是大师辈出的年代,他们不过是这洪流中的一员,被两只蝴蝶掀起的飓风吹向前去,不知落脚处是何方。

身在大同的许进接到圣旨后甚是难办,他此番到大同是来求援的,哪里想皇上的圣旨竟然让自己带到大同的两万兵马和朱晖一起抗击鞑靼。

大同的驻军还没有反应,自己就接到圣旨,还说一切军需都由大同这边负责,这样的事让许进都快愁死了。接到圣旨后先不说己方的反应,就连昔日的同僚们都再对自己没了好脸色,这不是明摆着说大同的人无用吗?

许进为难,朱晖也为难,传上去的捷报,既不封赏也不驳回,反而来了这样一道圣旨,朱晖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倒是史琳说这恐怕是圣上有封赏的意思。否则怎么会这么不着调的将许进从那么远的地方调来,要知道许进还担负着保卫哈密的重任。

虽然各有难处,到底不能抗旨不遵,两方人马心不甘情不愿的汇合了。朱晖当然想大军直指鞑靼建功立业,许进却不答应。

守卫哈密多年,许进借力打力,祸水东引这一类的事儿做的多了,自然不愿意和鞑靼硬碰硬。他夜袭哈密,奔袭河套两件事也做的很是漂亮。今年是旱季,河流渐渐枯竭,按照许进的想法,不妨等鞑靼人来犯时,联合朵颜三卫许诺他们河套这地方,一把烧了他们的草场,今年冬天牛羊们没了干草,鞑靼人自然要迁徙。

明军乘此占据河套,赔偿给朵颜三卫,让他们扯皮去,明年这仗就好打了。这本是一条好计,但是朱晖却不答应,实在是时间过长,他耗费不起。到那时就不见功绩,自己早就掉了帅印,再大的功劳也是别人的。

许进又想了一些这样那样的法子,朱晖就是要直接找鞑靼人打一架。许进被惹急也不生气,只是不说话,军师覃林超也坐在那里,只管品茶,不问它事。

太监苗奎是不想掺和他们之间的事,只是他们闹得这个样子,少不得他这个监军调和一番。哪想朱晖竟然不领情,还说出鞑靼不攻打哈密,怕是许进与他们有染这样的话来。

许进经营哈密六年,从一片废墟到如今西北各部落都信服的互市,其间付出的心血不足为外人道。在各个势力里寻求平衡,如履薄冰,哪里容得朱晖这样说嘴,当即就要拂袖而去。朱晖也自知失言,哈密只是朱佑樘关心再三,自己这样说怕是大不敬了。

其他事不管用,苗奎发起怒来还是有人听的。不怕太监色且贪就怕太监在皇上面前给你穿小鞋。朱晖到底道了个歉,这件事算揭过去了。

最新小说: 尾巴之下是女相gl 魔都第一财阀的诞生 在柯学世界随机变身 围棋:直播女皇向狗发起华丽叛逆 阎浮武事 女高b实录(p 高h) 精神病与杀人犯(1v1) 在她幸福的影子裡,我被他用到壞掉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我爹是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