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声大喝更是惊天动地,方一出口,就已是声震全场,在长街上静静的回荡着,将数千人都震得噤若寒蝉。
围观众大多都认不出金印上的四个古篆文字,可是,听到是御赐之物,又被邵时雍的魄力所感染,众人也都是气沮,再不复先前的势头。
这是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尽管在朝堂上主事的是士大夫,但真正深入人心的,却依然是皇家的威严。
刘同寿在心中略略感慨,然后迎着数千道担忧的目光,以及那几张得意中带着狰狞的面孔,他手中玉如意轻摆,淡淡说道:“你说跪就跪,那我多没面子啊?”
“哈,”邵时雍怒极反笑:“死到临头还不自知,谢巡按,按照大明律,对御赐之物不敬,不奉号令,该当何罪?”
谢兰暴喝有声:“如此大不敬之人,罪当凌迟!”
“冯知县,你还要保他吗?想想清楚啊!”王知县也趁机向冯维世施压,他要把先前丢的面子找回来。
冯维世瞠目不语,心中只是叫苦不迭。
邵时雍把这么要命的东西带出来,让他很意外,可他更意外的是,刘同寿居然用这么强硬的姿态应对。不想弱了势头没关系,可你好歹也敷衍一下,找些方外之人不施俗礼之类的借口啊?
他不相信小道士不知道那金印代表的意义,以及他强硬回绝的后果。皇上是个爱面子的人,就算是犯了错,他都要一错到底,或者委过于人,现在刘同寿对他御赐的金印表示不屑,就是折皇上的面子啊!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什么、做什么,才能挽回局势,本心来讲,他已经预见到黑暗的未来了。消息传到京城,邵元节吹风,龙颜大怒,小道士进京之行夭折,降罪……
他眼前直发黑,强撑着才没有晕倒。
小道士很神奇不假,但眼下的局势,除非他那个神仙师父跑去京城显个灵,把皇上给镇住,否则做什么也抓瞎啊,哪怕他凭空飞起来也是一样!
刘同寿没飞,他只是很委屈的说道:“怎么就大不敬,他自己也说了,他这印是统辖羽门弟子用的,本来也管不到我身上啊。”
“你难道不是道士吗?”谢亘大声咆哮着,一张老脸都气得扭曲了。
“当然不是啊。”刘同寿两手一摊。
“……指鹿为马,指鹿为马啊!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你以为这样就能蒙混过关吗?”谢兰总算找到机会,把对自己的斥责原物奉还了,长江后浪推前浪,跟刘同寿比说瞎话,他还差得远呢。
“怎么就是指鹿为马呢?我真的不是道士啊。”刘同寿慢条斯理的说道:“士农工商,我大明是很讲究传统的,什么身份,对应什么户籍,想做道士和尚,也不是挽个发髻,或者把脑袋剃光了就行了的,对吧?”
“……”谢兰等人一时答不出话来,不过心里却都有了种不祥的预感。冯维世精神一振,猛地抬起头来,而对面的柴德美则是眉头紧皱,苦苦的思索着。至于围观众,大多已经彻底糊涂了。
正如刘同寿所说,明朝的户籍的划分是很严格且详细的,不但有区域性的划分,而且还会根据职业的不同,加以详分,并以此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想有所改变,科举是最光明的出路,不过并不唯一。其实入僧道之籍,也是个解决办法。
在这个时代,道士和尚的待遇基本上相当于秀才,他们出门也不用路引,并且免徭役和人头税。若是能攀附上权贵,还有机会用诡寄的法子,把寺田、观田的税赋也一起免了,比如谢家和国庆寺的关系就是如此。
因为有这些优惠政策,所以,朝廷对僧道的控制也很严,具体体现就在度牒的发放上。没有点后台背景,想顺顺当当的入籍可不是件容易事。
在刘同寿穿越之前,紫阳观有什么地位吗?答案当然是没有,小道士原本就是个被老道士收养的弃婴,准确来说,他连户籍都没有,是个地地道道的黑户!连民籍都没入,更高一等的道籍还用说吗?
“本来我不想说的,可你们一定要逼我……”刘同寿唉声叹气的说着,然后突然往人群中指了指:“唉,黄班头,你给大伙儿说说吧。”
第119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