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义华说道:“国公爷,山东的报纸发行工作渐渐稳定下来了。在锦衣卫的帮助下,士绅再不敢阴谋攻击读报人,山东读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山东的每一个乡镇都有读报人常驻茶铺,我们的社论,可以影响整个山东的舆论。”
锦衣卫和李植的密卫配合,料想那些士绅不敢再异动,李植点了点头。
吕虎站了起来,说道:“国公爷,小琉球方面,如今我们已经运了十五万人到新竹。郑晖除了广铺龙尾车,还在新竹当地建了两个水坝,灌溉了一万一千顷水田。去年的晚稻,这些水田收了官们,齐齐站在王座之下,拱手行礼。
德王朱由枢是一个微微发胖的中年人,中等身材,留着长长的胡须。他坐在红漆金蟠螭装饰的王座上听完了王永吉的话,抚须问道:“巡抚的意思,是让我山东的德王、鲁王和衡王联手办一份报纸,和津国公的《天津日报》竞争?”
朱由枢抚须说道:“这些年古籍我倒是印了一些,在山东积累了一些文声。但办报一事却需要太多精力,我倒是没有考虑过。”
明代宗室中,拿着俸禄每日无所事事的大有人在,但也有一些不愿意如此的宗室,转而钻研文化。山东是圣人故乡,文化鼎盛之地。山东三位亲王,在文化事业上都十分热心,和士人们往来密切。
三位藩王在王城中都设有出版书籍的“出版社”。鲁王府有敏学院,三畏堂。德王府有最乐轩。衡王府有厚德堂。三位藩王出版的书籍,流传山东全省,甚至传到京畿、河南。
朱由枢因为自己的出版事业,受到山东士人的称贤,平日里对此引以为傲。
德王朱由枢既然热心出版事业,在李植的报纸进入山东后,自然也十分关注。只是《山东日报》代表的是李植这个新兴集团的声音,各种观点往往和朱由枢相左,让朱由枢看得很不舒服。
朱由枢也希望山东能有一份报纸,对抗李植的山东日报。所以听到王永吉提议他办报的建议后,朱由枢倒是没有特别惊讶。
王永吉拱手一礼,朝朱由枢作揖说道:“王爷明鉴!若是三位王爷不能站出来联手办报,对抗李植,不需要三年,山东就是李植的国中之国了。”
朱由枢沉吟不语。
王永吉拱手说道:“王爷,李植野心颇大,占了天津并不满足,伸手到山东是迟早的事情。他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镇压住山东的士绅,以出兵锦州为筹码请来了天子的锦衣卫,血腥杀戮,难道为的只是一份报纸?”
“毫无疑问,李植要的,是山东的全境。是要把山东,变成第二个天津。”
朱由枢抚了抚胡须,还是没有说话。
王永吉大声说道:“王爷,李植在天津收商税,向士绅收税,眼中全无王法,杀人如麻。若是他掌控了山东一省,又岂会把三位王爷放在眼里?恐怕要不了三年,不但王爷们的商铺产业全部要交纳商税,王爷们的庄田也全部要缴纳田赋。”
听到庄田田赋几个字,朱由枢脸色一变,已经动容。
有明一代,各地的藩王拥有数量巨大的庄田。这些庄田不缴纳田赋,由地方官员代藩王们管理,大概每亩地每年给藩王们一分五厘到三分银子。虽然每亩地藩王收入看上去不多,但藩王庄田占地极为辽阔,动辄几十万亩,所以最后算下来的收入也十分高。
这些藩王的庄田,也有不少是地方上的小民为了躲避田赋,带着自家田地来投献的。藩王们先接受小民的投献,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向天子乞求开辟新的庄园,就把这些投献的田地变成了藩王庄田,不再缴纳田赋。
第432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