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1 / 2)

明末工程师作者:米酿

第237章

清军的军阵十分肃杀,三万被劫掠的百姓不敢冲入军阵,从军阵两边溃了下去,一直逃到两里外,被两千马甲兵骑马冲上来砍了一阵才不敢再逃。

看到新抓来的奴隶们大溃败的样子,多尔衮以牙咬唇,默然不语。

虽然早就知道这些奴隶会被明军击溃,但李植毫不犹豫的开火,还是让多尔衮吃了一惊。这个李植,太凶狠了,对大明的百姓也丝毫不手软。此人不除,我大清必将受其害!

然而,自己能除掉他吗?自己连出关的道路都被他拦住了。

多尔衮吸了一口气,一挥手。

中军号角长鸣,一千架木桥被抬了起来,准备冲阵。清军几万战士从中军后面走到了中军前面,列阵在木桥后面,布成了一个巨大的攻击阵型。

军旗招展,缨穗飞舞,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火焰。

阿巴泰看着多尔衮的脸色,问道:“奉命大将军,开始攻打李植吗?”

多尔衮看了看前面李植的垒寨,不知道为什么竟犹豫起来,产生了一种退意。那小小的寨垒,在多尔衮眼里却像是一座小山一样,似乎坚不可摧。咬牙想了好久,多尔衮才摇头说道:“先不冲,先让十座木桥上去试一试!”

阿巴泰没想到多尔衮会突然犹豫起来,诧异地和豪格对视了一眼。

让十座木桥上去,肯定是冲不上去的,会牺牲一些勇士的性命。但用这二百多战士试探一下,就知道明军的虚实,知道该不该全军强攻。这是一种十分谨慎的做法,虽然会造成小的伤亡,但能避免大军不明就里陷入陷阱。

阿巴泰暗叹一声佩服——多尔衮年纪轻轻,做事却如此谨慎——皇上和诸贝勒都十分看得起多尔衮,尤其是扬古利在范家庄一仗输掉正黄旗大部后,皇上有重大决策都会询问多尔衮的意见,十分尊重多尔衮。

这种尊敬确实是值得的,若不是皇上更加英明神武,诸贝勒奉多尔衮为主都有可能。

旌旗招展,传达了中军的命令,让几万辅兵和跟役再次把木桥放下,等待命令。

十架被选中的木桥出列,出战!

十座木桥随着号角声走出了队列,向马里沟中间的明军寨垒行过去。

举着木桥的都是清军中的辅兵和跟役。对于架桥填壕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多尔衮交给了辅兵和跟役操作。因为多尔衮担心李植藏有杀招,万一架桥的兵马受到大规模杀伤的话,死些辅兵、跟役也不会那么让人心疼。

第0269章别吓到他们

木桥很沉重,前面和两侧还挂着一些木盾,二十多人举着木桥走得很艰难,速度很慢。按李植的估算,这些木桥一秒钟都前进不了半米。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十座木桥才走到壕沟前面。

距离二百米,李植的虎贲师开始朝木桥射击了。六百发子弹向架设木桥的辅兵和跟役射去,打在了木桥前面的木盾上。

但虎贲师的子弹,没能杀伤木桥下面的清军。

那些木桥前面和两侧放置的木盾很厚,足有一拳厚的厚木板。步枪打在木头上打得噼哩啪啦一阵响,打得木屑飞舞,却没造成木盾后面的辅兵伤亡。一轮射击后,清军安然无恙。

看到这种情况,清军军中响起一片欢呼声。

李植的步枪手没法击杀架桥的清军,那清军就能大摇大摆地把木桥架上。然后后面的清军士卒杀上来,七万人能把李植的一万人杀得片甲不留。后面观战的几个清军贝勒甚至觉得,这个挂在木桥上的木盾很不错。以后和李植作战的时候,是不是让冲阵的每个士卒都抬着这种木盾前进?防范步枪?

十台木桥慢慢走到第一道壕沟前面,将木桥的前端抵在壕沟的这边,然后齐力推动木桥后部,让木桥后端翻过壕沟落在另一边。

最新小说: 病娇向乙女合集 六零随军,绝嗣大佬爆宠易孕娇妻 淫荡黑童话(高h) 胡来(NPH) [家教初代] 理想之城 [咒术回战] 这个留学生我好像在哪见过 [英美娱] 好莱坞摇滚日志 [山河令同人] 师父,请闭嘴 [历史同人] 开局给秦始皇讲秦国历史 [家教同人] 里包恩想要和我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