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后人盗墓手记(出书版)作者:逆小旅
第29章
虽然哈欠连连,可是听他提起这件事,郭老四却马上精神起来,眼睛里已经充满了回忆的眼神,语调缓慢地讲了起来。
六十年代末期,二十多岁的郭老四被土行一个朋友找到,说是在内蒙发现了大窑。两个人年轻气盛,就坐着火车来到了蒙古。当时找了个向导,坐了三天的马车,来到圣山这里,挂着下放干部的身份,两个人说要在这里做农业土地考察工作,让向导回去,就住在了这里。
到了晚上,郭老四睡不着,干脆就喊了朋友拿了家伙准备先探土寻墓。可是说也奇怪,两个人几乎探察了大半个山谷,根本没有发现有封土层。就在两个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怕自己空跑一趟的时候,这草原上不知从哪里蹿出一只浑身长着绿毛的熊来,这熊有近三米的高度,看上去有三四千斤的重量。
一声怒吼,就让郭老四和朋友心胆俱裂,可是这熊转眼就已经到了眼前。两个人壮起胆子,操起了铲子抵挡着熊带着风声的双掌,这才发现,这个熊已经没有了野兽的特性,虽然龇着獠牙,恐怖吓人,但只是不断地用熊掌向两个人拍下。
猎人都知道,一猪二熊三老虎。这熊要是怒起来,比老虎还可怕。不过有经验的猎人也大多知道熊身上的弱点,它胸前的半月形的白毛下面,是熊皮毛覆盖下最脆弱的地方,再就是和牛一样,攻击它的鼻子。
郭老四向朋友递了一个眼色,两个人分工明确,郭老四用铲子取熊胸前的半月位置,那朋友跳起来用手里的洛阳铲去砸熊的鼻子。
这熊对这种攻击根本没有本能的保护和反应,倒是让两个人得了手。自己只顾挥舞着熊掌,这两下结结实实地拍上,两个人心里都是一喜。可是没等欢喜过去,那朋友的身子就被这熊一掌拍了出去,当下听到了肋骨断的声音,落在地上,眼看是出气多进气少了。而这个熊被拍了鼻子,铲了前胸,却像没有任何感觉一样,继续向郭老四狂拍。见到事情有异,郭老四一面抵挡一面躲闪,一直退到了朋友身边,才发现绿毛熊在自己和朋友身前站住,竟然不再攻击,又似乎听到了什么召唤,竟然转身而去了。
朋友的伤势严重,郭老四连夜抱着他一路狂走,第二天早上没等见到人家,朋友就已经死去。郭老四没有胆量自己再到那里去招惹那绿毛熊,干脆就背了朋友的尸体,找到了最近的牧场,才算捡回一条命,把朋友安葬了下来。
“绿毛熊,那是什么东西?”常盛瞪大眼睛问。
“叫你平时多看些书,你也不听。”刘季责怪说,“这绿毛熊多半是看陵的护卫,叫做守陵兽,不过一般不会只是一只,可能那天郭老四他们只惊动了它才能逃了性命。”
常盛冷笑着拍了拍自己身边背包里的枪,“别说一只,就算是十只也没有用处,有了这家伙,我保证来多少灭它们多少。”再看郭老四,竟然已经酣然地睡了过去,似乎刚才讲那个危险历程的人根本不是他,也与他无关。
一直到了夜里,郭老四摇醒了常盛和刘季,检查好了东西,郭老四问刘季:“你确定地图你记忆得一点不差?”
刘季笑说:“这个你就放心吧,不过我怎么觉得咱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与地图上的不符呢?”
郭老四勾手,示意两个人跟自己来。他从包里摸出了一把黑色的粉末,在刘季和常盛身上撒了一点,然后又撒在自己的身上。这是他们经常要用的避狗粉,是用老虎的尿液和狼的粪便掺在一起烘干做成的,无论多凶猛的狗,闻到了这种气味,都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果然,那帐篷外的几只牧羊犬见他们出来刚要起来吠上几声,忽然就像见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喉咙里发出了低声的呜咽,夹着尾巴重新趴在了地上,一对耳朵紧贴在头上,浑身轻微颤抖,这是狗害怕时的样子。
阴历正是十五,天上一轮圆月。皎洁的月光让草原上显得格外明亮,郭老四忽然伸手拦住了刘季和常盛,把两个人拉到了帐篷的阴影里。从相隔大概五十米开外的帐篷里,一个蒙古族青年正带着几个外国人走了出来。
“亲爱的,你确定你今天带我们去的地方是我们要找的?”一个衣着暴露的女人用让人酥软的声音问。
“没问题,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什么都告诉你们。”
“这就是曹家找的外国人。”郭老四低声说。常盛看到了鲁尼高大的身影,忽然身上有压抑不住的怒气散发出来,显得格外可怕。
“你认识他?”刘季问。
常盛点点头,狠狠地说:“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六支队的队员,一个懦夫,在世界特种部队较量中他输给了我,这个杂种竟然向我们的首长起诉我,说我在比试中要杀死他。不过,你们要当心这个家伙。¨wéréshūwū¨”常盛认真地说,“如果单比力量和抗击打能力的话,连我也不是他的对手,他一拳可以打断你们的脖子。”
郭老四阴阴一笑说:“傻大个,现在不是我们和他们正面冲突的时候,我倒想看看用美人计迷住这个蒙古傻小子的他们,能不能代替我们找到那个陵墓的入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喜欢,”常盛兴奋地说,“我要在他们找到宝藏的时候让他们知道,不要轻易到中国来,否则他们会后悔的!”
“要继续向前走,对,不要回头。”诺娜低声说,“幸亏我们在每个帐篷那里都安装了摄像头。看,几个奇怪的中国人,我们昨天来的时候还没见到。”
诺索夫低头认真地看了一下自己腕上依靠蓝牙接通摄像头的手表屏幕,面无表情地说:“那个老头,我在曹家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