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战象还能拆毁攻城器械、攻破深锁城门、毁坏作战营垒,简直就是现代坦克,冲锋陷阵必备的杀人良药。
而且冲锋时的战象速度也不差,每分钟的速度能达到500米左右,而一般战马冲锋时每分钟大概600米左右,比战象的速度快了20%而已,对于冲锋来说,影响并不大。
战象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冲锋时踩踏并冲破敌军阵线,想想那成千上万的大象向你奔跑而来的情形就知道有多可怕了,那个时候就算凤云笙的天载阵有多逆天都没有用,因为人都被踏死了,阵线早就被冲乱了。
榆关和玉门关的地形不像雁门关那样有天险之利,恰恰就是适合冲锋陷阵的一马平川。
怪不得榆关和玉门关一直都那样风平浪静,原来是后方还没准备妥当。
半年前开始准备,那正式赫连摩之登上帝位之后便开展的事情,而这仅仅是她现在所能获得的情况,在这之前,她不知道对方准备了有多久。
凤云笙的心倏尔就被握紧,她的脑袋在飞快的回想着关于西璃国的一切细节,玉门关闹过的饥荒,榆关闹过的瘟疫,她竭力回想着,只怕自己会有丝毫的遗漏。
她向卫承询问疫病和饥荒的详细情况,卫承点头,因为是南穆国的情况,所以卫承知道的要更多一些。
玉门关最近半年不时就闹饥荒,前后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隔很近,只隔了一个月,而第三次发生时间稍长,是仲夏时发生的,原因都是因为蝗虫过境,是从西璃国那边吹过来的,而蝗虫过境的威力如何,实在是不言而喻。
据说西璃国那边似乎没有收到这三次蝗虫的影响,那些蝗虫好像是在沙漠地区凭空出现朝玉门关奋进的,所幸的是这三次蝗虫的规模都不大,才能控制下来,但是饶是如此已经很费神费力了。
而至于榆关的疫病是最近才有的,具体病因也不清楚,只知道中了疫病后的人先是暴饮暴食,觉得怎么吃都不够,继而神志不清,整天呆坐在家中,然后没两天身体竟是枯瘦而死,而且是瘦成皮包骨的样子,简直是惨不忍睹。但同样幸好规模不大,但即便如此,因为饥荒和疫病的事,一共都死了几千人。
而调派去那里的处理问题的官员分别只有两个人,这四个人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至于是不是南靖和的人,卫承也不清楚。
不过那些调派过去的官员随行人数也不多,分别只有五百人,而且有小半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专业人员,其余的都是护卫,顺便扮演运粮工,而且处理完玉门关和榆关的事情后,这些人也都回去到他们原本的地方,只有那四名官员回上京复命。
凤云笙之前也知道玉门关闹饥荒,知道榆关有疫病,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却不知道,如今听了这些原因后,凤云笙觉得这两件事也事有蹊跷。
先说玉门关的蝗虫过境,据她所知,蝗虫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而西璃国就是一个沙城,玉门关与榆关也是与黄沙相连,所以蝗虫会出现在那并不奇怪。
但奇就奇在,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三次,而且第一次和第二次还是发生在春季还没化雪的时候。
第三次的掠夺行为,凤云笙还可以理解为因为新的蝗虫诞生所导致,因为蝗虫是一年生两代,分别是夏季和秋季时成幼崽,称之为夏蝗和秋蝗,很有可能是因为蝗虫刚出生导致的。
但是在严寒时节还发生蝗灾就不可理喻了,凤云笙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蝗虫,但她知道昆虫的通性都是怕冷的,一般昆虫都是要蛰伏过冬,而且有句歇后语不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再退一万步,就算有些蝗虫耐寒能力特别强死不了,但凤云笙也觉得它们没有能力能够做到蝗虫过境这地步。
而且一般来说蝗虫过境,它们都是成群结队的,所以在发动了一次“掠夺”之后,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应该出现第二次的“掠夺”才是。
可是蝗虫过境,却在这不可思议的时间点里连续发生了两次。
这无法不让凤云笙认为是有人刻意为之。
至于榆关的疫病,虽然凤云笙之前是闻所未闻,但她觉得这病症和之前被泠木妖吸干精气后的人的症状有些相似,都是失去了神智,而且最后都是枯瘦而死,简直就像是被人吸干了精血。
而蝗虫的事,即便是人为的,那对方又是用什么办法让这些本该奄奄一息的蝗虫成为掠夺者?凤云笙想了很多办法,但她觉得都不实际。
无论是疫病还是蝗虫的事,不仅让凤云笙觉得匪夷所思,其他知道内情的人也都一样是百思不得其解,而一般来说,人们对于这种无法解释的现象,都会归咎于鬼神,所以玉门关和榆关其实是闹过一阵小规模的恐慌。
还有一个东西凤云笙是不知道的,那就是其实真正解决这两件事的并不是朝廷派去的那些专家大臣,而是无极门的人。
第390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