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风月作者:肖某某
第341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话虽糙,但很在理。宗政修也早就做好了还帐的准备,此时等候命运的裁决,他的心情还算平静淡定。
将近子时,贞观陛下才放下毛笔,揉揉眼睛,站起身。宗政修便上前。躬身行礼:“下臣铁面见过皇上,皇上金安。”
贞观陛下手拈唇上修剪得漂亮整齐的胡须,愉快地笑起来,扭脸吩咐身旁侍立的大太监:“去。让御厨弄几个小菜,再送一坛酒来。”
大太监应声退下,贞观陛下又看向宗政修,笑吟吟道:“亲家,咱们来喝一杯,如何啊?”
宗政修闪电般抬起头。看了贞观陛下一地垂下头去。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他什么都知道。倒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宗政修坦然点头:“下臣愿陪陛下小酌几杯。”
“诶,什么小酌几杯,男子汉大丈夫,要喝,当然就要喝个痛快才行啊!你不用拘束,咱们都快成亲家了,可就是真真正正的一家人!”贞观陛下朗声大笑,过来抓住宗政修的手臂,把他拉到案前,让他坐下。
宗政修就真的坐了,与贞观陛下面对面。他因声带受损,除非必要,否则绝不开口。贞观陛下却是个爱说话的人,便趁着酒菜还没上来,唠叨了几句,发了几句劳骚。
御厨时刻等候吩咐,很快就整治好了下酒菜,连同一坛美酒由那大太监送上来。大太监把所有宫人都带走,再紧紧闭上了御书房的大门。
在宗政修先天武尊级别的感知里,整座大兴宫很快就陷入了精密的防护状态里。显然贞观陛下的这场小酒,不是那么好喝的——要说什么大事?
宗政修抱酒坛给贞观陛下满上,自己也斟了一杯,先一饮而尽,才道:“这么些年,多谢陛下宽宏大量,容忍下臣的错处,在下感激不尽!您是下臣的救命恩人,更是给予下臣报仇血恨资本和机会的人,下臣永志不忘!陛下,祝您武运昌隆,东唐国泰民安、兴盛强大!”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不要说,我也不想听。”贞观陛下喝一口酒,笑眯地摆手,“我救你时,可不知你是什么来历,有什么深仇大恨。救人嘛,图个自己心里舒坦。这被人感激,总要好过让人憎恨的。”
东唐国力蒸蒸日上,与贞观陛下极富魅力的行事待人方式是脱不开干系的。不知有多少忠于原先几位争位者的臣子,最后被贞观陛下所折服,心甘情愿抛弃过去,为他出力甚至效死。
宗政修心想,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东唐人,他也会成为贞观陛下最忠诚的臣子,愿意为了陛下的宏图大业而肝脑涂地!L
☆、第501章亲家,喝一杯?(中)
天幸国历史上,也曾经出过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君王,拥有一大批死忠的臣子。但这位君王,正史野史之上的记载褒贬不一。他就是,著名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天德皇帝。
天德帝十五岁登基,到他传位于太子携董贵妃消失时三十五岁,在位二十年。他曾经是朝野公认的英明圣君,统治期间国富民强,军中也尽是敢打敢战之士。
宗政修饱读诗书,对本国这位君主当然不陌生。从前,他与同窗痛心疾首过许多次,也畅想过如果天德皇帝仍然在位天幸国会怎么样。
会怎么样?会不会如现在的东唐,一步一步紧紧逼近那老牌的五大帝国身后?!只要想一想这情景,那些忧国忧民之士怎么不会热血沸腾?
暗自叹息,宗政修起身,在贞观陛下身边单膝跪倒,诚挚道:“不管怎么说,您的吩咐,下臣没有不听从的。但,下臣是下臣,下臣的家人……还请陛下能高抬贵手放过。”
他已经做好了为贞观陛下抛头颅洒热血的打算,这些话确实发自肺腑。但是,他不想自己的家人也成为贞观陛下的一把刀,这想法同样不假。
贞观陛下用力将宗政修托起,令他重新落坐,再道:“你看你,还是这么抹不开面儿。这样,我让你见一个人。”说罢,他站起身,向着内书房的方向朗声道,“隐山先生,请您一唔。”
没多久,一位面容苍古严肃的老者慢慢从内书房踱出来。宗政修大吃一惊,只因这位老者完全没有武道修为,但他方才却不曾感知到此人的存在——还是在这般近的距离之下。
这位老者。其实宗政修并不陌生。当年与萧闻樱成亲,他远赴苏杭郡迎娶,曾经被泰山大人领到书房,面见了这位在大齐帝国赫赫有名的帝师聂冕聂隐山。
能够隐瞒身份,不远千里万里前来参加老友女儿的婚礼,还不能正大光明地现身于人前,可想而知。聂冕与萧鲲之间的友情深厚到了什么地步。
数月前。宗政修也听萧鲲提起,提前致仕的聂冕应该会接受东唐皇帝的聘请。但他并不太相信聂冕当真会离开大齐帝国,这位老人家对大齐的忠诚那是天日可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