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近几天,京里京外的道观佛寺都开始舍粥舍药。玉太后知道这是收买民心的良机,便命玉家也开设了十几处粥铺。宗政阁老自然不能落后,除了粥铺以外,还让自家控制的几家药铺开设义诊——穷苦百姓看病不要钱,药费减半,甚至白送。
早前宗政恪与二伯祖父商议,秘密购买存储了大批粮米油盐以及棉布棉衣。如今京中物价飞涨,越来越多的粮商米商布商冷眼旁观,坐等价格哄抬到更高的程度。宗政家并不例外。
对此,知晓一些内情的晏玉质有些许不忍。在晏林郡,受灾的百姓安置得还算稳当。这固然有晏家军的兵将大多出自晏林郡的缘故,也有安国公一脉本来就颇为怜惜百姓的原因。
但是天幸国别的地方,恐怕只有苏杭、云杭两府之地的百姓能比较安生地过冬。其余大部分遭灾的国土之上,只怕很快就会饿殍满地。
为此,萧鲲特意给晏玉质单独上了一课。宗政恪不知外公给玉质讲了什么,但从那以后玉质再也没有对这些事情表示过反对意见。
——新生之前的阵痛,伴随着的都是流血不止。
只是瞧着玉质仍然怏怏不乐,宗政恪还是没能憋住。她告诉他,明面上不能做什么,但实际暗地里,她通过一些途径已经在尽力帮助受灾百姓。
流民军里有一股打着“仁义王”旗号的队伍,不需要攻占城镇也有足够的粮食布匹和军械。他们将用这些救命和保命的物资,在拯救流离失所百姓的同时,也壮大着自身,直到成为一股无坚不摧、无物可挡的洪流,冲毁这腐坏的旧皇朝!
朝廷的官老爷们不会在乎百姓们怎么过冬,那些贱民的性命在他们眼里比草芥还不如。他们思考的问题是,既然爵位可以买卖,那官职行不行呢?太后娘娘她没银子,能做什么事儿呀?大家心照不宣地期盼着。
年关将近,灾情愈演愈烈,民乱更是呈现出了暴发似的增涨。在兵部的全国舆情图之上,代表被乱民占领的府城已经多达二十多个。
就连京城,都似乎在刮一股隐隐的邪风。被打劫的富商官绅之家,越来越多。已经有成群结队的受灾百姓在街头巷尾乱窜,这其中隐隐闪现着一个叫做“墨莲教”的神秘组织的身影。
所以玉太后迫切需要更多的银子,镇压乱兵不得扩军?不得给这些士兵发粮饷?不得用大笔赏赐笼络已经怨声载道的大小官员?
没办法,官职也可以花钱去捐了。朝堂之上,几乎没有反对声音。人人都想从中获利,且人人都能从中获利。
除夕那天,宗政谨在听见宗政伦与任老夫人提起要去捐一个更高的官职时,愤怒地把酒席给掀了。
宗政恪安静地坐在席间,身边是因长辈升官封爵而水涨船高的宗政姐妹们。人心永远都是不足的,就如同宗政姐妹们,她们现在关注的也不再是从前住在鱼岩郡时的那些了。L
☆、第421章买卖婚姻
襄亲王府,已经被经营得铁桶一般。
西岭群山那边暗中给予了慕容树很大的支持,重点在财帛方面。有钱自然就好办事,慕容树很快就买到一支由中低级武者组成的精锐王府亲军。
裴君绍出力不小。甚至有一位被请为供奉的九品上强者,也是看了裴家的面子才肯到王府来坐镇。那一日与可扎齐武尊交战,这位九品上强者也参与了。所以当时情形如何,襄王府比较清楚。
裴君绍的建议是,慕容树应该尽最大的诚意去拉拢宫里那位简武尊。不说别的,起码自身安全可以得到最大的保证。
说起来,慕容树为了在短时间内建起足以自保的势力,已经付出许多,牺牲许多。对他来说,最强而有力且令人信任的手段只有一种——联姻!
按制,身为亲王,他可以娶一位王妃、两位侧妃、四位庶妃,这都是可以进入皇家玉牒的正经皇家儿媳。不入玉牒的可就太多了,侍妾通房什么的,想纳多少就纳多少。
慕容树目前在犹豫,他对裴君绍的亲堂妹南城郡主很有好感。那是个爽朗大方又不失温存的好姑娘,禀性善良,但又不乏心机。怎么看,南城郡主都是当主母的大好人选。
另外,裴君绍身后的清河大长公主府与裴家,已经与他绑在了一起。不仅是裴君绍,慕容树已经与裴君绍的父亲见过面,对方明确摆出了支持之意。所以娶南城郡主为正妃,于私人感情和未来大业而言,都很有必要。
但是,宫里那位台城公主殿下。也实在不好摆脱。毕竟,那么多人都看见了,台城公主出现在了军营他的榻上。虽然二人目前还是清白的,但别人不会这么看。
第288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