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一直都伴在宗政恪身边,将她与宗政侑的对话听得很清楚,便问道:“姑娘,咱们现在去哪里?”
宗政恪默然片刻道:“打发人去桐柏巷问一声,看老太太有没有空闲。”以她对任老太太的了解,不到逼不得已,任老太太是不会第一时间见她的。
果然,宗政恪回了安康巷没多久,去桐柏巷传话的人就回来了。说任老太太夜里着了风寒,恐将病气过给了她,近期还是不要相见的好。
宗政恪不以为意,又吩咐人往清河大长公主府与鱼川亲王府递帖子,说明登门拜访之意。很快就有消息回来,大长公主府允了她的请见,约在第二日。鱼川亲王府的回复则是,辛王妃贵体欠安,请她过几天再去。
宗政恪笑了笑,也猜到了这般的结果。到了午膳前,有人来报说,孙夫人和孙家人进京了。这孙夫人竟连月子也不好好坐,还真是心焦啊。
那日孙夫人在并府宗政恪的住处发动,但因是初胎,真正的生产没那么快。所以孙夫人终究还是坐了马车离开,她听从了宗政恪的建议,找了一家大型的有女医的医馆,直接在医馆里产下了一名还算健康的男婴。
为此事,转过天来,孙夫人的父母便亲自登门,带了重礼来感谢宗政恪。宗政恪不免又将“王妃娘娘”与“小王爷”挂在嘴边,孙夫人的父母听得那是心潮起伏、心花怒放。
她估摸着孙夫人与家人很快就会进京,可当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么快。这样也好,倒是方便了她行事,否则她还得另外想个法子把辛王妃引出来。
即便降了爵,孙夫人的儿子到底是慕容氏的血脉,辈份论起来与当今皇帝还是同辈呢。原先那一票住在鱼川郡的皇亲贵戚说不得要上门探望一番,毕竟只是降爵,未曾除爵,孙夫人仍是皇亲贵戚。
宗政恪便让徐氏去收拾些适宜产妇服用的上好药材和绸缎布匹出来,送到孙夫人处。不管怎么说,这孩子与她都有点缘份——不管善缘恶缘罢,总是一种缘。L
☆、第311章不甘心的辛王妃
辛王妃的心情很不好!
京都居,大不易。且不说比以往多出几倍的往来应酬,就只是日常开销都叫辛王妃肉疼不已。京里,可没有那些争相巴结鱼川亲王的乡绅大包大揽王府的日常所需啊!
最令辛王妃不痛快的是,她在鱼川郡的超然地位在京里荡然无存。在封地时,虽说清河大长公主爵位高、辈份也高,可她为人随和,与辛王妃相处甚得,从来没有拿捏身份自视高人一等过。
如今呢,嚯!天幸国践祚三百余年,这京师地面,亲王妃得论打来算。辛王妃比别的亲王妃要尊贵一些不假,可也要看在谁面前。
譬如太后的娘家贵夫人们,譬如皇后的娘家贵夫人们,譬如贤妃的娘家贵夫人们。这些宫中贵人都有不凡家世,家眷们即便不会小瞧了辛王妃,可也不会将她高高捧着奉承。
要说起来,辛王妃倒是对筱贵妃的嫂嫂汾阳侯夫人印象颇佳。那位范夫人待人热情诚恳,话说得漂亮、事儿也办得漂亮。听说汾阳侯的人缘也是极好的。
不过慢慢的,辛王妃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毕竟,从前她还是六皇子妃时,也在京里居住过不短时间。当年的六皇子勇冠三军,在朝廷和军中都有不小的声望。若非今上是亲兄长,只怕……
唉!辛王妃畏惧丈夫,哪怕再心有不甘,也只能将那些遗憾都通通压下,好好地当她的亲王妃。索性她膝下还有桐城郡主这个乖巧贴心的女儿,待女儿十一月及笄,就好在京里寻一门好人家了。
这是辛王妃强忍着在京里安心住下来的最重要原因,她想得很美,可是无情的现实却米分碎了她的愿景。
头天晚上,鱼川亲王从宫里喝得醉醺醺地回来,告诉她说,太后与皇上打算在宗亲贵女中选取才貌兼备者送往大秦帝国和亲,桐城郡主是人选之一。
简直是晴天霹雳!辛王妃当即就闹开了。她什么事都可以听丈夫的。哪怕是让出皇位这等大事,可是女儿的婚事……她如何肯依?!然而两个大耳括子让辛王妃痛哭失声,同时也心灰意冷。
她绝望地看着鱼川亲王无情冷漠的脸,听见他说:“身为皇家女。既享受了皇家尊荣,就要有为皇家牺牲的打算。何况大秦天子不过二十岁出头,又不是一只脚已经踏进坟墓的糟老头子,难道还配不上女儿?!你想想本王的妹妹顺安公主罢!”
当然配得了,简直是绰绰有余。可是辛王妃也知道。以女儿的性情,当真进入了大秦皇帝的后、宫,能不能得宠还是小事,关键在于是否能保住性命!
再说天幸国送宗室女去和亲,除了讨好大秦帝国以外,难道没有别的打算?这些打算,最后可都要着落在这些可怜的和亲女子身上啊!
第216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