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陈娇保持沉默。刘嫖倒是没有撺掇阿娇对此搀和,她忙活着次子尚公主的事情。一来阿娇年纪太小,二来要是养了长孙,以后阿娇自己的孩子要摆在什么位置呢。然而周良娣未能如愿。
在皇长孙出生后几个月,程公主刘沁封阳安公主,出降隆虑侯陈蟜。
!
第12章逝者如斯夫
(十二)
周亚夫死了,饿死的。一代良将,到头来不过是饿死的。虽然这一次,没有一个“少主”来需要他辅佐,更不用天子刘启来为了少主而害死重臣,没有要加封皇后之兄而跟皇帝提出质疑。但是一个桀骜不驯的重臣,还是一个功高足以盖主的重臣,还是不免受到了猜忌。
匈奴王徐卢等五人来降,天子刘启意图封侯,大肆封赏,以便于劝导匈奴人来降。周亚夫对此不满,说:“他们是背主之人,如今陛下给他们封侯,那么用什么来责备不守节的臣子呢?”刘启对周亚夫的意见弃而不理,于是周亚夫便称病。
刘启倒是干脆,直接借此机会免了周亚夫的丞相之位。于是周亚夫以侯家居。
然而很悲剧的是,他的儿子为他置备葬仪,买了甲盾。按理甲盾不是私人可以买卖的,属于国器。周亚夫此人一向自矜,自然有人跟他不和,此时见他既然免了丞相,又有了这么一件肯定会引起帝王生疑的事情,于是上书给皇帝。于是周亚夫被下狱。其实周亚夫知道自己得罪了皇帝,但是他并没有想到皇帝忌讳他竟然到了要置他于死地的地步。
当时刘荣在宣室殿,听到周亚夫下廷尉的时候,心里不由一跳。刘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太子可是有什么异议?条侯,也算是皇太子的岳父了。翁婿至亲,要求情也是理所当然的。”
刘荣跪伏在地,轻声道:“不以私情乱国法。条侯之事,自有廷尉议罪,儿臣不敢妄议。”
刘启哈哈大笑:“不以私情乱国法,这话很对。”有汉以来,外戚乱政一直是整个皇室的阴影。
而刘荣的后院,更加形势莫测了。太子妃陈娇是开国彻侯之后,窦太后的亲外孙女,还有一个梁王后是她亲姐姐;良娣周氏是周亚夫之女;而他的太子傅,却是窦婴。如果刘荣对外戚不能有所节制,那么下一个皇帝的朝堂,估计就是诸外戚彼此倾轧的局面了。而现在,天子觉得自己可以放心了。
于是周亚夫没有等到来自天子的赦令,也没有等到太子的援助,绝望之下,他绝食而亡。之后,天子以周亚夫异母弟周坚续封绛侯。
周良娣得知父亲的死讯,自然是伤心欲绝。也许对于她来说,太子夫君的冷落也不算什么,只要她有一个彻侯之父,她在太子宫就能超然了。然而如今,她已经失去了最后的依靠。而她与太子同龄,素无恩宠,以后承恩的希望只有更加渺小,又没有一子半女伴身。当年太子无妃的时候,她不是没有做过生下长子然后正位的梦,然而真正的太子妃嫁进来了,这个梦想已经破灭了。皇长孙降世的时候,她也试图抱养这个长孙,因为赵青位卑,而太子妃年幼,从年龄、资历来看,她都是最合适的,然而这个要求也被驳回。她素来骄傲,哪里能忍受这种事情,如今更是大势已去,她是不能忍受后院里的那些女人们的指指点点的,于是吞金自杀。
阿娇其时正在长乐宫,长乐宫里窦太后为首,薄皇后、长公主以及阳安公主正在陪着窦太后说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阿娇手里的一盏热茶泼在自己手上,娇嫩的肌肤瞬间就烫红了。周良娣,真是一个烈性的女人。祖孙三代有志一同叹了一口气。
刘嫖旋即放下心事,忙着让人给阿娇上药。清凉的药膏缓解了肌肉上的灼热感,刘嫖轻声道:“这跟你没关系,你慌慌张张做什么呢。总归是人家红颜薄命。”
阿娇淡淡一笑,依偎在窦太后怀里。她并不是为周良娣担心,而是想到当年的自己罢了,在诸兄获罪以后,她也是同样绝望过的,于是选择了和周良娣一样的道路,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良娣周氏的葬仪,实在是有些冷清。虽然后宫诸夫人都派人祭奠,然而一个无子无宠连后援都没有的太子妾室,能引起多大反响?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皇太子夫妇却都是极为重视这场葬仪,让众人觉得颇为不解。
夜幕里的灵堂,实在是有些阴森。刘荣亲自上了一炷香,将坐在一旁的阿娇拉起来:“娇娇,你年纪小,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
阿娇叹了一口气,迅速抽掉了在刘荣怀里的手,慢慢起身。
太子宫正殿里,阿娇和刘荣相对而坐,都是沉默无言。
刘荣忽然惨然笑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没用很无情?战战兢兢,什么都不敢做。”
阿娇偏头想了一阵,道:“已经知道结果的事情,还要走上同一条的人,是愚蠢的。如果可以选择,谁不想趋吉避凶?”
第7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