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回击
张家工坊外,此时已经聚拢了大批人。
晋商、京商和鲁商,正是这批闹事者的主要发起者,百来号人全都换上了短衣、小帽等平常服饰,号称是前来围观的百姓。
京城士子有不少被挑拨前来跟外戚张家“讲理”,他们被顶在了人群前头。
真正的百姓占总数或许连三成都不到。
且就算真有跑来看热闹的,也多为左邻右舍,他们平常受了工坊的一些恩惠,对于张家并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更多是来瞧个究竟。
随后而来的是本地坊正。
他带着一些从地方上临时招募来的丁壮,态度相对中立,主要是为了维持秩序才出现在此。
因为坊正生怕闹出什么乱子,尤其知道这里是外戚张家的产业,如果真出事的话,本地坊正很可能要背黑锅。
“尔等何人?来此作甚?”
坊正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有着秀才功名在身,带着人挡在了人流前面。
在京但凡当个闲差,能称之为乡老或是乡绅、乡贤的,必定有一定的出身背景,且能在官府那边吃得开,还要家大业大在本地有根底,上下疏通关系皆有门路才可。
一名三十来岁穿着身直裰、头戴方巾的清瘦男子主动挤开人群上前,招呼道:“这位是徐坊正吧?早就听闻您的大名……今日乃我们跟外戚张家之间的一点儿私人恩怨,请不要过分干涉。”
坊正一听对面连自己的根底都知晓,还敢轻视皇后的娘家人,顿时收起轻慢之心,问道:“敢问阁下是……”
男子道:“顺天府的官家人很快就会赶到,在此之前这里不会出什么乱子……请你回避一下。或是退到一旁,做个见证便可。”
“别惹事。”
徐坊正带人避到一边,嘴上发出威胁,“你们不叫官府的人来,我也会叫。来人哪,赶紧去通知五城兵马司的人,不行的话,去县衙那边叫些差役过来。”
“是。”
他背后跟来的家仆,赶紧跑去就近的官衙叫人。
……
……
“出来,出来……把道理讲清楚!”
“欺行霸市者,乃外戚张氏一门是也!”
“仗势欺人,垄断营生,是为朝廷蛀虫……”
“鱼肉百姓,为世人所不齿!”
人流浩浩荡荡到了工坊大门口便停止了前进的步伐,然后换着样骂了起来。
但言语似乎稍显温和。
旁边看到这一幕的少年郎发出感慨:“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遑论商贾乎?这不,连骂人都少几分气势!”
正是张延龄。
张鹤龄主动请缨:“二弟,且让我上前,骂还回去。”
秦昭问道:“二公子,您既然已亲临现场,不去主持大局吗?”
“不用了。”
张延龄环视一圈,发现正不断有人往这边聚拢,尤其是隔着老远就看到一辆还算熟悉的马车缓缓而来,正是李孜省府上的马车,当即道,“未曾想,这群人看起来凶恶,未免也太怂了点儿……
“要换作是我,直接带人冲进院子去,打砸抢一番,只要对方敢反抗就高呼‘外戚打人了’,顺势躺下几十个,鸡血、鸭血抹一身,然后就往外抬人,力争把事情闹大。既然是存心来捣乱的,在门口空口白牙讲道理有那必要吗?”
秦昭抿嘴一笑:“所以当初梁公公的人,就不是您的对手。”
张延龄道:“我可没跟梁芳起过正面冲突,我对付的是彭家人,就是那个叫彭勉敷的家伙。”
张鹤龄闻言气呼呼道:“说起来我就生气,那次还挨了一闷棍,如果再见到那家伙,非把他大卸八块不可!”
“大哥,留点儿力气,等下打人用。”
张延龄笑道,“走,去会会,看看是谁来了!”
……
……
李孜省刚从马车上下来,迎头就见到张延龄带着几人迎上前来。
“哎哟,贤侄,你也在呢?”
李孜省笑着拱手,丝毫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前辈尊长,给一个后生晚辈行起礼来那是顺溜得紧。
张延龄笑问:“怎么劳烦您大驾前来?”
李孜省道:“这不是闲来无事,听说这边热闹,就过来瞅瞅么?顺道的事情……”
“我也是顺道。”
张延龄随口道。
庞顷好奇地问:“这儿不是您的产业么,怎还顺道呢?”
张延龄道:“正因为是自家的,才顺道来看看,不然我才懒得管呢……这不来了后便有些失望,竟都还没开始……不过如此也好,可以把对手的底细看得更分明些,倒是让伯父您见笑了。”
“哪里话。”
李孜省看了看左右,问道,“令尊不在吧?”
“他不在。”
张延龄道,“要不,咱换个地方吃茶?”
“不用,我带了点人前来,你要是用得上的话,随时听候差遣。”
李孜省指了指后面。
其实他身后没跟什么人,此话一出场面多少有些尴尬。
庞顷连忙解释:“为避免碍眼,人都是分批前来,正陆续往这边聚集……喏,看到挑着扁担,或是手上拿着家伙事的挑夫、脚夫么?多是我们的人!”
“呵呵。”
张延龄闻言不由展颜一笑。
李孜省作为朝中大员,跑这里来瞧热闹就算了,竟还带着人手前来?
真有点儿大材小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