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都需要名声(求月票)
等张峦见到儿子,已经是上灯时分,张延龄正在跟一众工匠开会,进行纺纱机和织布机的组装调试工作。
得知张峦前来,张延龄心里很纳闷儿。
毕竟以他所知,最近老父亲一到晚上就比较“忙”,不是去见李孜省,就是自己去别院找乐子。
好像对骤然富贵的张峦来说,夜生活就是他的全部。
能在这个时候见到张峦前来,张延龄揣测,或许是便宜老爹有非来见他不可的理由,亦或者是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等见过面,坐下来后,张峦的一番话立即让张延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不着调。
“吾儿,为父其实就是不甘心,你说我为大明做了那么多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这么一直被人骂,骂得还很难听,心里能不觉得憋屈吗?你姑父给我指出了一条明路,你说我要是把修书这差事承担下来,那我不得名留青史?”
张峦幸福地憧憬起来。
张延龄听了哭笑不得,问道:“可是……爹,修皇帝实录这种事,无论如何总撰官也落不到你头上吧?”
“嘿,你怎么瞧不起为父我?为父可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名义上现在翰林院以我为主……”
张峦黑着脸看向儿子,大声驳斥。
张延龄有些无奈,摇头道:“爹,你别急着瞪眼,我且问你,这件事除了沈家姑父跟你提过,还有任何人与你说过任何相关的话题吗?你只告诉我有没有……”
“这个……倒是真没有。”
张峦想了想回道。
“这不就得了?”
张延龄耸耸肩,道:“哪怕是陛下,在修书这种事上,也不可能主动邀约你……因为谁都知道,你只是监生出身,才学仅限于秀才,擅长的是出奇谋,专门坏别人的事,而非修书。”
“那……先皇和陛下知道我水平有限,怎么还让我当翰林院掌院学士?”
张峦心里有些不爽。
翰林院我都能说了算,为什么修书我却不行?
就因为我出身低,别人就觉得我一定修不出来合格的史书?
张延龄再道:“爹,你看有没有这种可能……你可以自个儿把书修好,进呈给陛下,让陛下看到第一眼就大为满意,通读后找翰林院的人编撰的比对一番,发现他们修的书既比你慢,又没有你的详实,然后你就……”
“……”
张峦听到这里,整个人已经有些绷不住了,黑着脸喝斥:“你小子,诚心拿为父消遣的是吧?你不帮忙就袖手呗,干嘛说风凉话?
“为父从没说要自己单干!那可不是修学问,而是撰写《实录》,皇帝的起居等事都是提前记录好的,几十年的繁杂内容都要做整理,更要进行筛选……我连先皇具体做过什么都不知道,独自闭门造车能行吗?”
张延龄笑着问道:“也就是说,爹你没自信咯?”
张峦突然意识到自己是来求儿子帮忙的,吹胡子瞪眼只能起到反效果,立马改用和颜悦色的口吻:
“为父我是不太有自信,但这不恰好是你的优点吗?唉!其实为父也意识到了,为父见不到起居注那些东西,也没法从宫里拿来给你过目,所以交给你完成不太现实。
“好在这事儿的重点是我作为领导,居中统筹即可,并不需要亲自参与修书,一个人可是完不成那么繁重的工作的,你只需要不时指点下方向……这样都不行的话,看来是为父想多了啊……”
张延龄立马道:“爹,你要是真想修《实录》,我可以帮你,其实这不是什么难事。”
“不太妥当吧?”
这下轮到张峦自己否认自己了,“之前乃为父考虑不周,从你沈家姑父那儿打听到门路后就一门心思想把事情告诉你,让你把为父完成。
“现在想来,为父还是操之过急了……修书何等繁复,需要调集的资料何其多?没有高深的学问怎么都总结不出来……故此,陛下不太可能把这种需要长时间埋首故纸堆的差事交给我,我往前凑作甚?还不如考虑一下如何修河赚名声……”
张延龄没好气地道:“爹,你别自怨自艾了,我在跟你说正经的事情。”
“正经的?”
张峦诧异地问道,“你真想独自把书修好?”
“嗯。”
张延龄点头道,“前一段时间,我是比较忙,应该没时间帮爹你修书,但这几天……马上就要闲下来了,就剩下入宫调试机器,还有投资组建织布厂之事了。”
“就这些还不够你忙的?”
张峦越发诧异了。
“爹,难在前期筹备,一旦开启了,有宫里人相助,我这边慢慢就会空闲下来。”张延龄笑道,“这样一来,正好帮你修修书,帮你完成治学名扬天下的心愿。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张峦跟儿子交谈一番后,心情大佳,笑眯眯地夸赞道:“要不是你是吾儿,那你真可谓吾之子房。”
“爹,我帮你就是帮张家,同样也是帮我们兄弟二人。”张延龄解释了自己做这些事的动机,“我不全是帮你一个人,你不用太领情。”
“对对对,为父成就一番功业,自然也会连带荫蔽于你们,咱张家兴旺发达指日可待!”张峦觍着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