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高枝
司礼监值房。
怀恩先走了。
覃昌坐在那儿,显得很无语。
将手头上的案牍放下,覃昌小声嘀咕:“什么人啊,爱来就来,想走就走,事情都交给我们来忙活,也不知他成天在操心个啥。”
覃吉闻言赶紧给他端了茶水过去。
覃昌笑道:“我早已不是掌印,你无须对我如此客气。”
“要的,要的。”
覃吉微微颔首,然后正色道,“老朽正在努力学习做事,多得你照拂……”
覃昌笑着指了指门口方向,问道:“先前你瞧出什么来了?”
“什么?”
覃吉愣了一下,赶紧道:“愿闻其详,还请您不吝赐教。”
覃昌叹道:“明摆着的事情,怀恩并不是看李孜省不顺眼,而是看咱那位张国丈不顺眼了。”
“啊!?不至于吧?”
作为长期侍奉太子的前东宫常侍,又跟张家频繁打交道的覃吉,显得异常惊讶。
“是啊,换作一般人,应该都会牢记提拔重用的恩情……”
覃昌由衷地发出感慨,“得人恩果千年记,怀恩最落魄时,乃张国丈在太皇太后面前提及他的名字,大力保举,终于让陛下记得外边有他这么一号人,召他回京予以重用,成了司礼监事实上的老大。可现在……”
覃吉略微迟疑,回道:“可老朽始终认为,怀公公也是知恩图报之人。”
覃昌摇头叹道:“问题是他这个人最讲原则,且还是那种不懂得变通的类型……他觉得张国丈有极大的可能会跟李孜省勾连,重演昔日李孜省独揽朝纲、权倾朝野的一幕,而眼下张国丈的退让和隐忍,或许只是一种假象,蕴藏有更大的图谋,所以他才会显得那么激动,迫不及待要拿李孜省开刀。”
“这……您的意思是说,怀公公这是为下一步向张国丈动手做准备?这……完全没道理啊……”
覃吉百思不得其解。
同样都是为皇帝办事,也都深得皇帝的信任,真的有必要分出个里外人吗?
可问题是,张峦无论跟皇帝有多不对付,那也是国丈,乃皇后的亲生父亲……到现在皇帝后宫中连个妃子都没有,确定就这么去动皇后的娘家人,是什么轻松写意的事情吗?
难道就不怕遭来反噬?
覃昌道:“听我的,别理会,让他们自个儿斗去。咱一心为陛下做事,不就完了吗?呵呵,还得是你,来这里属于镀金的,咱这些人都想当个清闲人,但往往事与愿违,唯独只有你将来有机会清静下来,别的人……很难自处啊。”
……
……
刑部大院。
当天是李华出诏狱后去刑部销案的日子。
内阁票拟、皇帝朱批等程序走下来,张峦请奏的案情得到了正事批复,涉案人等大多都是就地释放,不过还是有官员被罚籍没,家破人亡的也有,但只是极少数。
李华当天显得很风光。
他一身青色官服而来,胸前绣着白鹇,懂行的一看就知道他是正五品官,旁人惊诧之余都心存疑虑……怎前几日还是罪臣,这才过了几天,又重新当上官了?
“见喜,见喜。”
李华走到哪儿都是笑眯眯的,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见人就送请柬,“府上最近有喜,但凡有闲暇的同僚都可以过府来饮宴。不用送礼,只管带着心意前来,哪怕只是坐下来喝杯茶,沾个人气,李某也感激不尽。”
刑部主事张志淳凑上前好奇地问道:“李太史,贵府这是何等喜事?”
李华笑道:“乃敝人侄女要出阁。”
“呵呵。”
张志淳笑道,“嫁女儿算得上是大喜之事,您这个……怎的,平时跟兄弟家的孩子走得近,所以侄女出嫁,当叔伯的也要尽尽心意?”
说话间,刑部那些个官员不时靠过来探听情况。
当京官的,尤其是中下层官员,平时的油水很少,若是谁家真的有喜事邀请他们过府,且不用送什么礼,他们都是乐于赴会的。
尤其李华家底殷实,别人大多都知道,李华是属于先有钱再当官的那种人。
若是李家举行酒宴,档次一定不会低。
李华笑道:“乃自家子侄,如同己出,如今得配良缘,岂能不为之高兴?诸位一定要来啊!”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得脱囚笼不说,还官复原职,真是可喜可贺。”众人都过来说点儿吉祥话,毕竟要去人家府上蹭吃蹭喝,先混个脸熟再说。
而李华也确实没什么架子,挨个发请柬。
张志淳凑趣地问道:“不知令侄女,嫁的是哪家公子?”
“覃云。”
李华笑道,“乃锦衣卫千户。”
这下张志淳笑不出来了。
他心里在想,难怪你能从诏狱里出来,还官复原职,原来是巴结上了锦衣卫千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