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风雪月和锦绣前程
第二天。
张峦真就跑去万安府上送贡品了,顺带还送去了两面镜子,其中一面是本身搭售的,另外一面则是他“赠送”给万安的。
不为别的,万安怎么说也是翰林体系官员之首,张峦作为其下属,自然想巴结一下自己的顶头上司,趁着这次登门顺便捎带了一点私人礼物。
回到家后,他挂着一脸满足的笑容,翘着二郎腿坐在正堂的太师椅上,哼着小调,显得很是开心。
闻讯而来的张鹤龄问道:“爹,你这是出门捡到钱了?”
张峦扁扁嘴道:“傻崽子,为父今天去到万阁老府上,这比捡到钱都要开心。我这是出门遇贵人啊。”
“咋的,这个万阁老有啥特别的吗?至于这么高兴?”
张鹤龄一脸不解,随即把目光落到旁边的弟弟身上。
张延龄笑了笑,道:“看来那位万阁老,对爹您笑脸相迎,礼遇有加,让爹觉得自己成了万阁老的自己人,以后甚至能靠万阁老,帮爹您在朝中无往而不利呢?”
张峦笑道:“吾儿懂我啊。”
张鹤龄皱眉不已,问道:“爹,凭啥我是傻崽子,二弟就是吾儿?你做人公平点行不行?”
“切!”
张峦以前还有心思骂大儿子,现在心情好,也懒得骂了。
张延龄道:“爹,讲讲呗?到底咋样了?”
张峦这才把二郎腿放下,端坐在那儿,一脸神秘之色:“跟你们说啊,今天我去万阁老府上,相谈甚欢,他还单独设宴款待我,酒桌上,他竟让他的小妾出来迎接,还跳舞助兴,那叫一个……”
“啧啧,爹,伱把人家小妾怎么了?”
张鹤龄听到这里,满脑子不堪的画面,便忍不住想八卦一下,问一下个中细节。
张峦抓起茶碗盖子就朝大儿子头上扔了过去。
但久经考验的张鹤龄,现在对父亲的举动非常警惕,反应那叫一个迅速,直接躲过,然后茶碗盖子就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娘的,连点眼力劲儿都没有,为父在跟你弟弟说话呢!哼,要是再打岔,我把你舌头割了!”
张峦发了一通火,又换上笑容,对张延龄道,“那万阁老的小妾真叫一个容月貌,腰肢那叫一个纤细,扭动起来简直柔若无骨,回眸一笑更让人心砰砰直跳。跳完舞,万安当着我的面,把镜子转送给她,她还对我行礼感谢呢。”
“哈哈。”
张延龄笑着说道,“爹,别怪大哥他打岔,连我都想问问,您跟万安的小妾怎么了?后来发生什么事了吗?”
张鹤龄一脸憋屈的神色,却用感激的眼神看了弟弟一眼。
好似在说,还是老弟你懂我。
这才是我们少年人应该关注的话题,我们不就是喜欢听点儿风雪月的事情吗?有必要喊打喊杀?
“后来嘛……”
张峦想了想,摇头道,“后来那小妾给我添了酒,待我喝下肚,她就回内院去了,后边再也没见到。”
“切。”
张延龄不屑地道,“我还以为万安跟李孜省一样,直接给您来个……”
张峦一脸紧张往屋门处瞅上一眼,确定妻子没站在那边后,这才压低声音道:“你个混小子,可别乱说话。为父跟李孜省他……也没什么嘛。”
张延龄道:“爹,您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万安跟您说什么了?”
张峦思忖了一下,此时他满脑子都是万安那貌美而风姿绰约的小妾,似乎万安跟他谈的事比之这桩艳遇全都不值一提。
“也就是闲话吧。”
张峦总结了一下,随后道,“没几句有用的话,加上我喝了点儿酒,不记得他说过什么了……当时并没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张鹤龄笑道:“老二,你看咱爹,出门光惦记人家的小妾了。爹啊,你别这么瞪我,我说你是个实在人,要是我去了,看到个大美女冲我抛媚眼,我也会神魂颠倒,时刻惦记在心里的。”
“你也惦记?”
张峦皱眉。
张延龄提醒道:“爹,大哥年岁不小了,再加上最近在外面闯荡,人变得成熟了不少,要是爹有机会的话,可以给大哥寻摸个联姻的好对象,或许是该准备一下大哥的婚事了。”
“哦。”
张峦点了点头,冲着张鹤龄道,“也是,要是再不给你说媒,只怕你小子在外面光给我惹事了。呃?我说到哪儿了?”
张延龄道:“万安就没问问您,您跟李孜省的关系?”
张峦摇头道:“没有。”
“哦,那他就没说,以后遇到什么事,您可以去找他?再或是在您面前提到邵妃母子什么的?”
张延龄再问。
“他跟我提邵妃母子作甚?”张峦道,“至于有事找他,这种场面话,他肯定还是会讲的。只是……”
“只是什么?”
张延龄尽量让张峦回忆一些相对有用的东西。
张峦道:“似乎……他跟我提到了邓常恩……当时我还在想,他是不是为了跟李孜省斗,所以就跟李孜省的死对头邓常恩搞到一块儿去了?不过他也就随口一提,后面就没再说了……”
“嗯。”
张延龄点头,“还有呢?”
张峦无奈道:“当时喝了酒,我心思又不在这上面,他也没说几句正经话,我哪儿记得那么清楚?
“儿啊,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张延龄道:“可能是我多虑了吧……我觉得内阁的人对太子并不太上心,或者说,他们对于太子储君之位的稳固,并不在意,甚至有可能做出一些……拆台之举。”
“拆台?”
张峦诧异地问道,“不至于吧?东宫讲官也是翰林院的人,难道馆阁上下心思不一致吗?”
张鹤龄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插话道:“爹,瞧你这话说的,上面和下面的想法,怎可能会一致呢?要我是下面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当上老大。只要当了老大,一切都好说。”
“滚!”
张峦骂道。
张延龄道:“爹,大哥之言,话糙理不糙,如今翰苑出身的官员,上下立场早就泾渭分明了。
“以东宫讲官为首的中层,他们力挺太子,为的是将来太子登基后,能将成化朝一众奸佞给铲除,恢复朝廷的清明。而他们眼中的奸佞中,就包括李孜省、邓常恩,还有如今内阁那两位尸位素餐的阁老。”
张峦道:“我是太子的岳父,我肯定坚决站在太子一边。万阁老要是不支持太子,拉拢我作甚?”
张延龄摇头道:“先前太子有了一定的威望,多亏爹您在背后相帮,这事其实万安心里也很清楚。要是他把你收拢过去,能让你不为太子做事,或是你做事前先为他知晓,让他有机会阻止,那就等于是断了太子立威的机会,不就达到他的目的了吗?”
“那他是想阻断我做事的门路,一心给太子找麻烦,是吧?”
张峦这会儿终于听明白了,却先翻了个白眼道,“那他真是猪油蒙了心,找错对象了!断我有个屁用啊?直接断你不更有用?谁让先前诸多是非,你才是始作俑者呢?”
……
……
端敬殿。
日落西山,夕阳的余晖挥洒大地,朱祐樘散学归来,在院子里见到张玗后,他往摆放在那儿的椅子上一坐,手脚摊开,慵懒地道:“玗儿,我累了。”
张玗把手上的话本放下来,不解地问道:“你是生病了吗?为什么平常不累,现在就累了?”
在张玗看来,丈夫看起来身子骨很孱弱,却是个钢铁战士,尤其是在学习这方面,那股钻研刻苦的劲头,可比自家那个不靠谱的老爹强多了。
甚至张玗也在想,要是老父亲有丈夫读书这韧性,估计早就考中举人,带领张家人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也不至于要靠她联姻来换取功名利禄。
朱祐樘笑了笑,道:“以前不累,是因为你不在,就算咬牙我也得坚持住。但现在有了你,不知怎的,一见到你的面我就倦了。”
张玗俏脸一红,骂道:“没正经。”
“我没说别的啊。”
朱祐樘一脸冤枉之色,道,“是不是玗儿你误会了我话里的意思了?”张玗白了他一眼,随即手落在旁边几案上随便放着的一封信上,提醒道:“这是家父托蒋琮送到宫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