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不着四六的托孤之臣
李孜省出宫了。
由内相覃昌相送,还是皇帝亲自做出的安排。
本来李孜省还以为覃昌半路上会有什么事要指点他,谁知都快到午门了,覃昌一句话都没有,途中几次他都想跟覃昌搭话,却被覃昌笑着避开。
等出了宫门,覃昌折返回去后,李孜省才知道,原来让覃昌送他出宫,仅仅是皇帝为表示对他的重视。
“我一个道士出身的传奉官,现在却成托孤之臣?这话说出去谁会信?”
李孜省颇感无奈。
回到家中,他往正堂那儿一坐,闭目思索,一个时辰几乎都不带动弹一下的。
直到庞顷从外边回来,听说李孜省一反常态地在堂屋静坐,诧异之下赶紧前去见雇主。
“道爷?”
庞顷进门后直接走到李孜省身前,提醒了一句。
李孜省没抬头,缓缓睁开眼,摇头轻叹一声,道:“炳坤,你是不是觉得我平时嘻嘻哈哈,没个正形,从来都不与你为难,每每以宽仁待人,在朝中也不喜欢四处树敌,平时连衙门口都不经常去,就是个浑水摸鱼的闲散之人?”
庞顷委屈地道:“道爷,您可千万别这么说。今天我这边是有事……”
此时的庞顷,还以为李孜省是想跟他说,别以为我好说话,你就成天不着家,想找伱也找不到人,让我在这里干等着……
“唉!”
谁知李孜省压根儿就不是庞顷所想的那样,只见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幽幽道,“可就是我这么个不着四六之人,却成了陛下跟前的托孤重臣,你能信吗?”
庞顷惊讶地问道:“托孤?托谁啊?太子吗?”
“咋的,托孤只能托太子吗?”
李孜省瞪了自己的幕僚一眼,问道:“别人就不行么?”
庞顷显得很无语。
心想,瞧你这话说的,你不是太子的托孤重臣,在这里感慨什么?
别人用得着托吗?
“乃邵妃母子……”
李孜省的话,算是为庞顷答疑解惑。
庞顷问道:“陛下那边……怎么了?为何要提到托孤这等重大的事情?道爷,这事可透着邪气,您千万要把自己给拎清了,咱绝对不能出原则上的偏差。”
就差提醒李孜省,你现在是太子的人,以后咱只能匡扶太子,不能三心二意。
要知道你现在已经处在很危险的境地,要是还不懂得收敛,到处揽活,纯粹就是找死,不是吗?
“我能不清楚自己的处境?”
李孜省苦笑道,“但陛下非要让四皇子和五皇子拜我为师,还跟我说什么死不死的,将来太子登基后是否会善待邵妃母子之类的话,你觉得……我能怎么办?能跟陛下说,我没那能力给两位皇子当先生?”
庞顷道:“您确实应该据实以陈。”
李孜省摆手道:“不可能!陛下对我恩重如山,我如今得来的一切,都是陛下赐予的,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能皱眉。更不能为了自己的前程,将陛下的托付置于不顾。否则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好啊!”
庞顷翘起大拇指,赞道:“道爷真乃咱大明第一忠臣,当之无愧!”
“去去去!”
李孜省喝道:“够了啊,屁话少说,我现在还在为此事发愁呢。”
“道爷。”
庞顷试探地问道,“咱问句不中听的,陛下为何突然要将邵妃母子托付给您?难道陛下还有易储之意?”
“怎这么说?”
李孜省皱眉打量。
庞顷理所当然地道:“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您在朝中影响力非凡,您是谁的先生,您肯定就会支持谁,难道陛下想让您将来……拥戴四皇子登基,而……敝人的话或许不中听,就事论事,讨论一下这种情形而已。”
“这怎么可能呢?”
李孜省道,“陛下半个易储的字都没提,甚至还跟我讲述各种太子的好,觉得太子宽仁,孝顺,绝对不会亏待他那些母妃和弟妹,只是陛下对朝中那些自诩忠诚正义的文臣不太放心,认为他们将来可能会向太子施压,让太子惩办与万妃有关的人。”
庞顷犯嘀咕道:“无论怎样也不至于牵扯到邵妃母子头上吧……天下间,哪有仁孝著称的儿子,会跟自己的后娘和弟弟妹妹过意不去的?”
李孜省点头:“当时我也是这么说的,但陛下就是有此顾虑,还让我维护邵妃母子周全,你觉得我能咋说?”
“所以敝人才觉得,陛下或在暗示,将来还要再提易储,或是留下个遗诏什么的,把太子之位给废了,将来……你出面拥立四皇子登基也说不定。”庞顷揣测道。
“啊?有这层意思吗?”
李孜省霍然站起。
或许是觉得这件事关系太过重大,简直跟谋反差不多,以至于李孜省紧张到需要来回踱步,方能平息激荡的内心。
李孜省思忖半天,最终却摇头:“不可能,绝无可能!如今太子地位太稳固了。他人都已在文华殿视事,你知道现在东宫讲官对他的褒奖有多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