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太子出宫
张延龄和秦昭乘坐马车往万和寺过来时,正好遇到庞顷的马车返程。
“前面车上是张二公子吗?”
庞顷叫停马车问道。
张延龄掀开车帘,见是庞顷,当即回道:“正是。”
庞顷立即下车,站在路边殷勤地跟张延龄打招呼:“哈哈,二公子,没想到在此与您相遇,我先前还以为错过了呢!”
以前庞顷就觉得张延龄表现出远超其年龄的成熟,经过今日之事后,他更知道张府的外宣事宜基本都是由这小子完成,他对张峦是否有真才实学的怀疑再次加深。
张延龄和秦掌柜一起下了马车,秦昭把好奇的目光落到庞顷身上,以为是个趋炎附势之徒,张延龄则笑着问道:“庞先生,您怎到此来了?”
“送令尊过来的。”
庞顷指了指后方的寺庙,笑着道,“这不,就在那边,之前还见到锦衣卫覃云覃百户。”
张延龄道:“庞先生莫不是担心覃百户会乱说?放心,覃百户会对你的事守口如瓶,绝不会对外泄露一句。”
庞顷摇头:“这倒没什么,本来我家道爷就奉皇命修缮万和寺,只是他把重任转到了贵府和太子身上,我就是来此走走看看,如今看到贵府准备如此周全,也就放心了,正好回去跟道爷复命。”
“那就不叨扰庞先生了,这边还要等着迎接太子大驾。”张延龄道。
“那咱回头聊。”
庞顷说完,朝秦昭点头示意。
秦昭很尴尬。
刚开始她还以为眼前这位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不然怎么可能对张延龄这个小孩子如此礼貌恭顺,当她从二人对话中听出此人赫然是李孜省府上的大管家时,顿时无比震惊,越发觉得张家现在地位真就是不同凡响。
张延龄目视庞顷的马车离开,回过头来,发现秦昭正用怪异的目光打量他,不由好奇地问道:“怎么了?”
秦昭这才回过神来,笑着道:“没什么,只是没想到刚才那位就是李银台家的大管家庞顷庞炳坤,他在京师可是很有名的,没想到如此平易近人。”
“没什么啊,就连李先生到我们家来,也是如此亲切随和……秦当家,反正此地到寺庙也就二三百步,我们步行前往如何?”
张延龄随口回了一句,又道,“话说来此地进香的人着实不少,上次我跟家父一起来,马车不得不停在山脚下,后来也是步行到了寺庙门口,人挤人,差点儿没进去。今天算是近水楼台,咱一起进去进个香如何?”
“左右几步路,走走又何妨?”
秦昭微笑道:“不过烧香就免了吧,还是完成差事要紧。”
张延龄道:“时间充裕,啥时候干不是干呢?我跟前来实地勘察的工匠沟通过,他们说把那些旧料换下来,再做一番整修,大概也就是一两天的事,如果日夜赶工的话,可能一天一夜就能完成,不必太着急。”
秦昭却摇头:“关乎到太后娘娘佛法修为,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还是不要怠慢为好。”
“说的也是。”
张延龄没有勉强,带着秦昭往万和寺大门口去了。
此时万和寺门前,张峦正坐在台阶上,看着一群人在那儿忙忙碌碌,不由有些无聊。
“吾儿。”
当张延龄的身影映入眼帘,张峦就像是看到大救星一样,急忙站起,三步并做两步迎上前。
秦昭向张峦恭敬施礼:“见过张翰林。”
“咦,秦当家?前段时间不是说您不在京城吗?您……怎在此地呢?”张峦先前几乎把秦昭当成透明人,对他而言,现在只有儿子才是世间最重要的人物。
秦昭笑着道:“前几天去了一趟通州,主持调拨了一下货物,但没待多久就赶回京城来了。”
张延龄道:“爹怎么在这儿坐着?不进寺庙去看看?”
张峦回头瞅了瞅,摇头道:“上次来,太多人了,这次就一群干活的在里边,我一时间还不太适应,怕进去后妨碍了工匠做事。”
“里面不是什么工匠,基本上都是京营的士兵……爹应该知道,现在京师周边皇室工程,都是占役的京营士兵在做。爹这次出来,怎么不多带点儿人手?您就不担心自身安危?”
张延龄四下看了看,惊讶地问道。
张峦叹了口气:“一说这个我就来气,你说那姓庞的也是,去咱们家中,心急火燎让我赶来,还以为太子已到了地头,就差我一个了呢。
“结果,我连仆从都没带,更别说坐咱家的马车了,等到了地方,他把人一卸,自个儿先跑了,我反倒成了孤家寡人。”
秦昭听了很无语。
这都啥人啊?
人家李孜省府上的大管家,京师政商圈子里一等一的贵客,把你送过来,你还嫌弃人家给你找麻烦?
果然你们家的人,在做事思路上跟别人迥然不同。
你儿子是表现太过优异,让人捉摸不透,而你则恰好相反,屡屡向下突破极限,让人大跌眼镜。
张延龄笑道:“秦当家,让您见笑了。”
“怎会?”
秦昭礼貌地客套,“张翰林贵为东宫姻亲,如今已在翰林院中站稳脚跟,言谈中的豪迈之气,直冲云霄,实乃我等升斗小民所不及也。”
张峦听到这话,多少有些得意。
心说可不是么,我现在口气大得很,区区庞顷根本不放在我眼里。
张延龄道:“爹,好歹您才是协助太子做事之人,咱先进去把场地看过,具体事项我也跟您交待一下,稍后见到太子,由您去跟太子详细说明情况。”
“算了算了。”
张峦一摆手道,“太子是你姐夫,你当内弟的自己去讲吧,我就不掺和了。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
秦昭一听,这口气……
真大到没边了。
果真是没把自己当皇室外人啊!
……
……
太子出宫,还要出城,虽然没有太多礼数,但出宫时还是要调集大批侍卫护驾,彰显出太子在大明王朝的崇高地位。
好歹是储君,大明二把手,这次虽然没惊动朝堂文武百官,可宫里边还是派出了大太监陈贵协同,锦衣卫是以指挥使朱骥亲自带队随驾保护,而这次万和寺提前来维持秩序的队伍,也是为了保证太子的绝对安全,由朱骥精心安排的。
梁芳和韦兴倒台后,朱骥对太子可说是极尽逢迎,就差好好向太子彰显一下自己的忠诚了。
临近中午时分,太子仪仗终于抵达万和寺。
此时的朱祐樘一身便服,在山下下了马车后,走路时脚步轻快。
这算是他第一次获得自由出宫出城的机会,不用按照既定路线走,沿途甚至能停下来看看风景,算是平常课业外最让他感到舒心之事。
张峦老远就见到自己的女婿前来,赶紧拉了儿子一把,道:“延龄,你看,你姐夫跟上次见面的时候一模一样,但好像气色更好了。”
张延龄道:“成家立室后,阴阳协调了,可不就气色好了。”
两人身后的秦昭听了,不由皱眉。
心说这是我能听到的内容?
覃云此时精神抖擞,带着他的人整齐列于道路两旁,昂首挺胸,目光坚毅,像是在等太子检阅一般。
张峦带着张延龄一起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