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过年,于主事也打扮了一番,头发梳的整整齐齐,衣裳也是簇新的,往日有些凌乱的胡须也整理了一番,颇有些文人雅士的风骨。
行罢礼后,谢景安让他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下,笑着问道:“过了年,只怕要不了多长时日官道就能通了,本王着你准备的报纸的可印制好了?”
于主事恭敬的回道:“回禀殿下,新年前就已然准备好了,足足印制了数百份,每个村子一份恐不够,但州城县城镇上却是足够的,按着殿下的吩咐,本应多印些,只是会雕版的工匠实在难寻,即便是日以继夜,也只能印出这么些了。”
这时代书籍印刷受雕版的限制,的确不能大批量印制,因此书价一直极贵,这也是为什么科举会被世家垄断,毕竟百姓温饱尚且勉强,又何来的银钱能供的起子女读书?
谢景安沉吟片刻,虽然觉得为时尚早,但做个试验点倒是可行,便假装思索一番,灵机一动道:“雕一整版既花时间,又费功夫,还对工匠的手艺要求极高,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那何不将字分开雕版呢?”
“分开雕版?”于主事怔愣了一下,有些不明白谢景安的意思。
谢景安笑了笑,道:“本王也是浑说的,本王是想着,既然整块的版能雕,那一个一个字单独雕刻,岂不是更容易些?若是要印制文章,只管将需要印的字挑出来按着文章重新排列就是,岂不是比用整块的版印制要简单些?”
活字印刷术本就是巧夺天工,哪怕谢景安如今想着也觉得人民的智慧真伟大,更何况是从未听说过的于主事。
谢景安一番话说完,于主事就直接呆住了,过了许久才一脸恍然,随后欣喜若狂的对着谢景安一躬到底:“某代天下读书人,谢过殿下,殿下此法,当真是功德无量,足可载入史册的啊。”
谢景安被于主事夸的坐立难安,脸皮滚烫,毕竟这可不是他发明的,他借用可以,可不敢将这个名头安在自己头上,便摆摆手道:“于主事万万不可这么说,这个法子可不是本王想出来的,是本王在长安时曾出城秋猎,无意中遇一老道,那名老道向本王讨了壶水喝,又问本王要了只野味,随后告诉了本王这个法子,本王只以为天方夜谭,并不当回事,一度忘了,还是这些日子不时与于主事商谈报纸一事,这才想起来。”
古时有不少山中遇高人的传说,谢景安这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再者他如今的威望今非昔比,因此于主事接受度良好,几乎没思考几分钟,就恍然大悟又带着些兴奋道:“某原以为是殿下天纵奇才,却不想是有此奇遇受仙人指点,既然是仙人指点的仙法,那定然是万无一失,某这就回府找工匠试一番,待大功告成之时,再来向殿下禀告。”
第123章报纸
新年后没过几日,天气果然一日比一日暖和起来,离新年过去不过半个来月,雪就开始渐渐化了,谢景安又等了两日,见天气没有反复的样子,便再也不耽搁,从宿卫与巡城卫中挑出几人,又从林言训练的新兵中挑出些表现良好的,便让他们揣上报纸,打马疾驰奔向各个州县。
张家村位于定州最南边,翻过几座山便是莫州的边界,因村子所在的位置远离州城,便是镇上也离的颇远,是以张家村的人如无大事,轻易不会外出,每日就围着田地打转,对村外之事知之甚少,茶余饭后说的不是张二狗子又挨婆娘的揍了,便是谁家被偷了只鸡,谁家又生了闺女,整个村子的人几乎都目不识丁,唯有一个识些字,现下在镇子上的一家铺子做着掌柜,是全村最体面的人,也是每个青壮羡慕的对象。
因是冬天,还没到开春
分卷阅读147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