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在古代作者:贡梨很美
第16章
玉真将茶杯稍重地放在桌上,站起身,语气有些咬牙切齿:“按我说,这些盗版的小书贩真是太猖狂了,当初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好不容易才和那些当世文豪说好出版他们的诗词合集,他们增名得小利,我也有点赚头。可谁知那诗词合集刚一出现,就被那些小书贩给翻印了,虽然他们的书册质量差劲,但盖不住便宜啊,价格足足比我们低了三分之二,弄得我们这里的销量骤降,就差没赔本了,真真是可恶……”
赵禔有些怔怔地看着暴躁的玉真,其实按她原本的逻辑,她写书出来纯粹是为了出名而不是为了利益,所以有没有盗版都无所谓,说不定还能额外多增加一点知名度。但既然玉真如此憎恨“盗版”这个行业,作为他的同盟,赵禔自然不会眼皮子浅地触他霉头,有话说得好,双赢才是最佳的合作条件。
“这样啊,不如我们找衙门吧,”赵禔回道。
玉真一脸郁闷:“赵兄,你当我没找过衙门么,可衙门里的人说了,大宋还没有这方面的律法文献,所以我们就算去状告也是没有用的。除非是朝廷出台新的律法,但那,那还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哦,那就不状告好了,”赵禔一脸淡定。
“啊?不状告?……”众人一愣。
“嗯,不状告,直接抓人好了。”赵禔轻飘飘地抛出一句话。
众人:“……”
见众人一副被雷劈的样子,赵禔也没多解释,优哉游哉地舀起毛笔,铺开宣纸,写上几句话,折好,又在信封上写了几个字,将折好的信放进了一个信封里面,然后在将信封递给琴思,琴思飞快地将信封转递给玉真,玉真抬眼一看七个大字:开封府少尹亲启。(开封府的第一把手是开封府尹,但实际上多由亲王兼任并不管事,真正管事的是开封府少尹或临时委派兼任的官员)
赵禔补充道:“玉真先生,你将你知道的那些小书贩的情况,连同这封信一起交给开封府少尹。”
玉真先生的思绪还有些飘忽,忍不住开口:“这,这能行么?”
赵禔一愣,笑笑不说话。一旁站着的钱一很隐晦地抛了个鄙视的白眼,接口蘀赵禔解释:“玉真先生,坐在这里的可是大皇子殿下。”暗含的意思就是,大皇子殿下要抓几个伤害她利益的盗版书贩有什么难,随便套个“窃取朝廷财富”的理由就行,值得那么惊讶么。
玉真先生木木地点点头:我爸是真宗,可比我爸是李刚强悍多了!
☆、15后续的效应
从玉真先生那里回来,赵禔也没立刻悠闲下来。
她从‘功德簿’的反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期望与现实不符,不说别的,起码在市场了解这一块就做得不够好,应该说她是从来就没去了解过。
发现错误,就要赶紧补救!
赵禔这两天几乎就没有待在家里过,领着自己的随从和玉真一起,在开封附近的书商局、印刷坊以及小书摊上逐个勘察,几轮这么看下来,赵禔发现各处贩卖的书籍按质量分,价格划分了三六九等,便宜的大概几十文,贵的差不多就要几两银子了!
赵禔手中的《白蛇传》,它的质量不说最精装但绝对能归类到一等上面,可它的价格却只有几十文,莫非玉真要倒贴很多钱?
“赵兄可是不解?”玉真一看赵禔的眼神,立刻领会到赵禔隐含的寓意,笑了笑解释,“自太祖以来,衙内书册始用雕版印刷,只因纸张质量远远高于活字印刷。”说到这,他冲琴思挥挥手,琴思了然地几乎走到一家书商局,买下两册书籍走了回来。
玉真将一左一右的书籍递给赵禔:“赵兄请看。”
赵禔一瞧,果然,雕版印刷的质量与活字印刷术所印刷的质量相对比,简直就是后世的精装正版书与地摊盗版小人书的对比,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那……”赵禔还没说完,玉真将书籍递给琴思,摆摆手说:“赵兄以为我玉氏印刷坊是如何起家的,”不等赵禔回答,玉真继续,“我玉氏印刷坊之所以能在开封立足,其缘由一自是少不了上面的照拂,其二,更是因为玉氏的活字印刷术在此独领风骚。”
有后台,再加上技术质量取胜么!
盟友出色,自己这方自然也轻松方便得多。赵禔点点头,不再多问。一行人走了些路有些累了,便就近走进了在一家酒楼。